鸡蛋从五楼自由落下,能否安然无恙?4月28日中午,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实践活动——“鸡蛋保护装置”挑战赛。同学们脑洞大开,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和学到的数学物理学知识,制作出一个个奇妙的“护蛋装置”,让生鸡蛋从五楼自由落体后仍完好无损。
“这个带降落伞”“这个鸡蛋都掉出来了”“这个形状不错”……随着一个个装着生鸡蛋的“保护罩”从五楼落下,围观同学也发出阵阵欢呼,并仔细观察鸡蛋是否完整。
初二(5)班蔺紫馨和谢宜静所在四人小组通过明确分工——两人负责材料准备、一人绘制草图、一人负责搭建,最终制作出稳固的缓冲装置,成功保护了鸡蛋安稳落地。“看到鸡蛋完好无损时,我们既惊喜又意外!”队长谢宜静坦言,最初并未对成功抱太大期望,特别担心鸡蛋会从装置中脱落。但团队精心搭建的结构展现出优异的缓冲性能,而原本仅为标注组号的临时降落伞,竟意外成为减缓冲击力的关键。
作为“搭建手”的蔺紫馨表示,这个装置是她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在装置内部组合多个三角形结构,并用A4纸制作简易降落伞。“我们上周五才开始制作,全凭大脑想象构思。”蔺紫馨介绍,在小组讨论中,她意识到装置体积过大会增加空气阻力,虽然外形可能完好,但冲击力反而可能会导致鸡蛋碎裂。经过反复优化,她最终设计出结构紧凑、缓冲性能良好的保护装置。
初二(4)班窦飛同学从赛车运动中汲取灵感,成功设计出独特的护蛋装置。“我借鉴了赛车防滚架的三角形稳定结构,”窦飛兴奋地表示,“这种设计能在挤压时有效缓解冲击力。”这位赛车爱好者将赛车防滚架的原理巧妙运用到鸡蛋保护装置中,通过三角形结构实现缓冲保护。虽然他谦虚地表示“运气成分很重要”,但其创新性的跨领域应用思维,展现了中学生将生活观察转化为科技实践的出色能力。
学校相关老师介绍,今年约有半数小组挑战成功,成功率与往年持平。“这项活动要求不能对鸡蛋进行直接包裹或覆盖,重点考察学生的结构设计和团队协作能力。”老师表示,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心的设计和扎实的制作。有些装置落地瞬间结构松散导致失败,而看似笨重但结构合理的装置反而能有效保护鸡蛋。活动涉及结构力学、空气阻力等物理知识,每组不超过5人的设置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学校每年4月举办此项传统科技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
通讯员 侯庆秋 见习记者 王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潘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