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苏“读城”行动开启,很多市民游客已经开始沉浸式“读城”,通过建筑、老地名、老字号了解和认识江苏每个城市。
“上浮桥,下浮桥,升州路上陡门桥,翩翩起舞仙鹤桥,一步一朵莲花桥”……4月27日下午,在南京老门东,南京金陵风白局曲艺团年轻演员带来的南京白局演出《数桥》,将众多老地名娓娓道来,获得游客的阵阵掌声。“太好听了,老南京话太酷了。”安徽游客冯女士告诉记者,能在老门东历史街区欣赏到这么有特色的南京白局,感觉很不错。
南京白局演出《数桥》
为《数桥》谱曲的是南京白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她长期致力于南京白局的传承与发展。当天参与表演的陈嘉明、李静、周祉涵都是她的弟子。南京白局作为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以地道的南京方言,传唱南京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与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南京白局的产生和南京云锦的发展密不可分。最初是织锦工人在劳作时自娱自乐的说唱形式,后来发展为地方曲种。
“我15岁跟黄玲玲老师学白局,如今大学毕业了,还在不断学习。”陈嘉明告诉记者,因为家住老城南,全家都说南京话,所以学白局从语言上来说要轻松些,但白局是正宗城南腔调,为了更加原汁原味,平时还是需要不断练习,仔细打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欢南京白局。
李静是明孝陵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几年前她接触到白局后被深深吸引,“白局是老一辈南京人的记忆,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宝贵财富。现在团里年轻人越来越多,不断地为古老的白局注入年轻的活力。希望南京白局在时代的浪潮中涌现更多新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文 陈金刚 朱信智 曾宏亮/视频
链接:
《数桥》节选
头道桥,二道桥,下关有座二板桥,
三三桥,四象桥,五龙五马武定桥,
六合县里数程桥,明朝遗迹七翁桥,
浦口顶山八堆桥,通济门外九龙桥,
浦口南门也有桥,名字就叫十里桥,你家住在什么桥?
开开门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都有桥,
要吃甜的塘坊桥,要吃咸的盐仓桥,
品香茗饮水桥, 打油要去油坊桥,
消除解渴瓜圃桥,买菜请到豆菜桥,
互相帮助仁义桥,心情舒畅如意桥。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