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7日,由省教育厅立项,省科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主办,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组委会、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省科学传播中心承办的第36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赛在宁举行。经过市级选拔,来自省内13个设区市的117支代表队参加团体决赛。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都有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公永刚,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桥,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军,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二级巡视员尹睿等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第36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赛于2024年9月启动,全省共有160万名中小学生参赛,其中5.63万名选手进入个人决赛。团体赛经过市级选拔后进行总决赛,此次团体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团体初赛的题型为科学素养题和动手题。团体决赛设置有科学家考考你、科学素养题、综合应用题、演示观察题环节。
金钥匙科技竞赛历来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养,今年赛题依然紧扣时事热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里的斑马鱼和金鱼藻” “海水的深度测量”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等赛题内容涉及载人航天、宇宙天体、量子材料、能源技术、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出题方式融合了大咖提问、科普影视、科学热点等内容,充分突显了时代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在科技竞赛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同时,今年大赛的答题系统进行了升级,进一步优化了现场答题体验,确保比赛结果公平公正。
今年,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探秘科技与艺术奇幻融合的——元宇宙科学狂想夜”“我们身边的《山海经》植物——金钥匙科学之夜”等系列活动,青少年们不仅能通过操作应用软件在现场扫出栩栩如生的3D影像,沉浸式感受元宇宙与艺术交融的奇妙世界,还能在精彩报告会中聆听和阅读《山海经》,感受一场关于自然、跨越古今的对话,赴一场奇幻之约。活动现场还有一个有趣的环节,参赛选手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扫码访问《科学大众》小诺小璐智能体。
谈到竞赛,戎嘉余院士认为:“考80分的学生并不一定比考90分的差,不应该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应该注重青少年的个体发展和科学规划,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他表示,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不仅是竞技场,更是播种科学梦想的土壤,重视每一位青少年个体的成长,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好奇心为帆,以韧性为桨,在科学的海洋中勇敢领航。
“潜水器在万米深海中实现与母船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什么?”“潜水器的尾部呈水滴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本届团体赛,省组委会邀请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蛟龙”号主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中船集团七〇二所所长叶聪为选手们出题。他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我国深海装备事业及深海载人潜水器技术,将载人潜水器设计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赛题,引导青少年关注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初中组“科学家考考你”命题人,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刘小峰教授表示,如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仅对科学领域、工业领域有深刻影响,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会替代一部分岗位,但也会创造新的岗位,安全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青少年关注和研究。”
来自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六(5)班的参赛选手钱琪坤说:“今年的金钥匙赛题比较新颖、灵活,虽然赛前经过多次模拟训练,但是当团体初赛遇到紫外线是如何杀菌的原理涉及细胞的核酸时,还是感觉平时的生物知识储备不足,通过这次比赛,也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科技知识。”
经过激烈的角逐,溧阳市外国语小学、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等13支代表队分获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特等奖,史锦、王天宇、尤佳骏等9名选手获团体赛最佳选手奖。
据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启动于1996年,已连续举办了29年,竞赛不断丰富竞赛内容与形式,目前已发展为综合科技知识赛、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儿童科学创想画活动、青少年科普科幻作文创作、苏台青少年创新创意活动等综合性科普项目,配合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我省参与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品牌科普活动,不断激发青少年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推进科普教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储备科技创新后备力量,进一步营造创新社会氛围。
通讯员 曹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摄影 刘成贺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