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8日讯(通讯员 卢伟 玉磊 延龙 玉茹 记者 陈咏)4月27日早晨8时30分许,扬州市宝应高铁站2号站台旅客步履匆匆,广播声突然划破平静——“紧急寻医,2号站台有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
此时,该县广洋湖镇卫生院护士荣正芳,在高铁站刚送过外出上学的女儿,正提着包走向出站口。职业本能让她瞬间神经绷紧,逆着人流朝站台奔去。
赶到现场,拨开围观人群,荣正芳看到一名中年男子瘫倒在地,面色青紫,呼吸微弱。“是心跳骤停!”她一把丢下背包,跪地探查颈动脉——无搏动。“我是护士,现在需要立刻做心肺复苏,谁来帮一帮?”她抬头大喊。站台客运员张如兵闻声赶来:“我来配合你。”
紧急施救
黄金4分钟,急救开始。荣正芳双手交叠,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按压患者胸腔,汗水顺着鬓角滑落下来。张如兵蹲在一旁清理患者口腔,配合人工呼吸。“1、2、3…”计数声夹杂着周围旅客的惊呼,时间仿佛被拉长。
第3分钟,患者抽搐了一下。“有反应了!”张如兵声音发颤。荣正芳不敢停手,直到男子喉头滚动,发出一声微弱呻吟——自主呼吸恢复了。此时急救车鸣笛逼近,众人长舒一口气。荣正芳瘫坐在地,才发现自己的双膝已被磨破。张如兵的制服也已汗湿。
记者了解到,因抢救及时,患者经医院治疗后已脱险。专家称,心跳骤停抢救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10%。这场站台救援,娴熟紧凑,堪称“教科书式”,无比珍贵。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