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00万,这对八旬夫妻把多年积蓄捐给母校!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7 19:08:41

“我和夫人商定将多年积攒下来的这笔资金捐赠给母校,为的是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对母校的发展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帮助部分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帮助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我和夫人最大的心愿。”4月23日下午,当淮阴工学院八旬校友张长明、曹筱琴夫妇将他们毕生积蓄100万元捐赠给母校时,张长明的校友、老友们对他们夫妇的举动发出:“善举!义举!壮举!”的感慨。

耄耋之年 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回馈母校

这对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东辛农大(淮阴工学院前身)首届毕业生,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饮水思源、情系母校”的赤子情怀。“感谢母校帮我们了却了一桩心愿,能够回馈母校,我们感到很幸福。”张长明说。

“张长明、曹筱琴是淮阴工学院建校以来首次以个人名义为母校捐赠大额善款的校友。”据淮阴工学院对外联络与合作处处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胡建民介绍,此次捐赠的100万元中,50万元将用于“长明农业绿色生产创新实验室”建设,助力学校农业学科发展;另50万元将设立专项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据悉,“长明农业绿色生产创新实验室”包含人工气候室、植物组培室和植物生长室。人工气候室通过精确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为植物的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研究提供科学精准的实验环境;植物组培室主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开展优良品种的脱毒复壮、快速繁育等;植物生长室可突破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实现粮食作物、果蔬、花卉等苗木的全季节全天候培育,显著提高农业科研效率。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托付,今年4月10日,胡建民曾代表学校前往南京,到张长明家中劝说,希望他们能保留部分养老钱。然而,张长明态度坚定地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出于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母校的感恩,我们把多年积攒下来的这笔资金捐赠给母校,就是想为母校的发展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这也是我们此生最大的心愿!”

贫苦出身 他们说的最多的话是“感恩”

采访中,张长明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是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对学校、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他说。

据了解,1942年,张长明出生于扬州江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虽是位多才多艺的手艺人,但微薄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清苦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1962年秋,高中毕业以后,张长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于东辛农场。在那里,他经受了艰苦生活的重重考验,磨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1965年,张长明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东辛农大,成为首届农学系学生,并担任(三)班班长。“当时的东辛农大有不少知名高校的优秀教师。老师们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影响着我今后的人生。”张长明充满感激地说。

在东辛农大,张长明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还邂逅了终身伴侣曹筱琴。两人于1969年同时毕业,携手进入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工作。1970年,张长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段共同奋斗的岁月,让他们对母校怀有深深的眷恋与感恩之情。即便离开母校多年,他们始终对母校的一草一木、一师一友念念不忘。尤其怀念老校长顾南华,并立志继承老校长的遗愿,团结、帮助东辛农大的师生。当他得知大学里还有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决定将一生积攒的积蓄捐给母校,让母校替他们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同学回忆 他一件中山装穿了23年

张长明和曹筱琴夫妇的家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所住房屋经过20多年的风雨侵蚀,显得比较陈旧。屋内空间不大、家具简陋。但老两口却过得非常充实、幸福。张长明常年喜欢阅读、写诗、练书法,偶尔外出旅游,而曹筱琴则钟情于京剧。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儿子成绩优异,成功考取博士,如今已成家立业,独立生活。

他们喜欢粗茶淡饭的日子,平时生活节俭,衣服只要合身,就一直穿下去。老两口省吃俭用,才有了100万元的积蓄。张长明的好友、校友陈凤城感慨道:“长明眼都不眨就捐出百万现金,但是生活俭朴到一件中山装可以穿23年!”这也是所有接触过张长明人的共同感受。

“比起新中国成立前没得吃、没得穿的日子,现在不知要好多少倍。”面对好友的疑问,张长明总是这样笑着回应。他认为,退休后,党和政府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儿子也已独立生活,不再需要他们的帮助,剩下的积蓄应该回馈社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通讯员 陈剑 徐薇 马智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校对 王丽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