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材料科学发展大会暨江苏省新材料集群融合创新推进会”4月26日在苏州开幕
4 月 27 日,记者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2025材料科学发展大会暨江苏省新材料集群融合创新推进会”4月26日在苏州开幕。本次大会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省材料学会和苏州大学主办。新材料集群是江苏省重点培育打造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江苏省新材料集群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9个城市入选中国新材料产业50强,苏州被评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实力最强城市。此次大会汇聚了众多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搭建了高端、前沿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大会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新材料+人工智能”赛道赛题发布。
“江苏省新材料集群重点发展纳米新材料、先进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绿色建筑材料5条重点产业链,呈现门类齐全、创新优势好、企业竞争力强等特色,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在大会上表示,在特钢、高温合金、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新材料等细分领域,江苏综合竞争力长期保持全国领先。
朱爱勋介绍,苏州实验室是我国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全省已创建高性能纤维和膜材料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特钢、精细化工、碳纤维等领域创建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苏州纳米新材料、常州新型碳材料、苏南特钢材料3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常熟市电子氟材料、吴江区光纤光缆材料、泰州兴化市海洋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江苏省10家化工园区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榜单,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苏州市紧紧围绕“1650”产业体系部署要求,在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和纳米新材料3条产业链,集聚上市企业56家,成为中国新材料产业实力最强城市。
朱爱勋表示,江苏省工信厅将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奋力打造国际先进的新材料集群。在全国新材料产业自主可控建设大局中做出江苏贡献,体现江苏担当。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毛伟表示,新材料产业集群是苏州市第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是苏州制造业“1030”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纳米新材料是苏州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链。苏州488家新材料领域企业获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涌现出纳微科技、苏大维格等一批头部企业;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去年在国家竞赛中胜出,成为全国钢铁行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新材料+人工智能”赛道赛题发布
记者了解到,大会搭建交流平台,邀请院士、专家通过深入探讨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问题,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江苏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破解新材料领域“产才融合”难题,在江苏省工信厅指导下,由江苏省材料学会作为支撑单位,聚合“筑峰强链”重点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新材料集群制造业人才发展联盟”在大会上举行了揭牌仪式。联盟将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江苏新材料产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与领军型创新团队。
大会上举办了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新材料+人工智能”赛道赛题发布仪式,邀请全球青年才俊以算法之力,破解材料科学“卡脖子”难题。
另据了解,为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本次大会发起“制造强省·材料先行”系列对接活动,鼓励支持新材料集群的重点地区、促进机构、高校院所、信息化服务商、“筑峰强链”龙头企业围绕特定主题,组织供需双方开展“小切口、大协作、精准化”的专业对接活动,助力新材料集群支撑保障“1650”产业体系建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