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无人机将路人砸成伤残,保险方、操作人、农场该担何责?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7 11:05:27

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事故。淮安市涟水县的张某遇飞来横祸,被农用无人机砸中造成两处伤残,赔偿却陷入僵局。涟水法援中心介入维权。最近,该案尘埃落定,法院判保险公司赔偿20万,操作人和农场另赔10万余元。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同类案件,南京六合法院也调解一起。

被无人机砸中,路人不省人事

事情回到2022年7月3日下午,张某骑电动车在乡间小路行驶,突然砰的一声,张某重重倒地头破血流,瞬间失去知觉,醒来时已躺在医院。

砸伤他的竟是一架无人机。当时,于某正在附近农田操作无人机播散农药,无人机降落时不慎撞到来不及躲避的张某。张某住院治疗29天,共花去7万多块钱,于某垫付5.4万余元后,说什么也不肯再赔。他认为,已为无人机投了保险,保险公司应该全额承担,保险公司则只同意在保险限额内赔偿。事情陷入僵局。

张某此前投资养猪场失败,家庭本就困难,这次遭遇更是雪上加霜。2023年5月,张某来到涟水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受理并指派陆继旭、高云云两位律师办理此案。

将操作人、农场及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

承办律师多方走访调查收集证据。于某是当地某农场的投资人,该农场为无人机投保了“农业植保机三者险”,案发时正处在保险期内。

援助律师认为无人机操作不当是引发事故的主因,需由侵权方与保险方承担相应责任。征得受援人同意后,将于某、农场及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过程中,律师申请对张某颅脑损伤和视力伤残等级进行司法鉴定。鉴定结果,张某颅脑损伤构成九级伤残,左眼部损伤构成八级伤残。

被告以原告没戴头盔进行抗辩

“事发时,张某未佩戴头盔、车速过快,对自身的损失承担一定过错。”面对对方关于“保险责任划分”“原告自身过错减轻责任”的抗辩,援助律师据理力争,于某、农场作为侵权方应当承担赔偿,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

最终,法院判保险公司在保险限额内赔偿张某20万元,除已垫付款项外,于某及农场另行一次性赔偿10万元。案结后,张某说,如不是法律援助打官司,家里的日子难上加难。

给无人机投相应保险很重要

据统计,涟水全县家庭农场1000户左右,农用无人机使用率约占70%。“随着新型农村产业的发展,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很常见,砸伤人还是头一次。”涟水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刘锦秀说,“厘清各方责任,办好这个案件,对今后同类案件是很好的借鉴。”

记者发现,2023年8月南京六合一女子被喷洒农药的无人机砸中,全身多处受伤,手臂构成九级伤残。经法院调解,保险公司赔偿20万元,机主赔偿9万元。法官认为,无人机是一种新类型的工具,国家颁布过相关的无人机操作规范,而且还要注意,无人机操作者应当购买相应的保险。

“这是一起新兴农业技术使用与农村民生保障交织的案件,在帮受援人维权的同时也为农村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课题。”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凤友告诉记者。近年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援助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守护农民合法权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刘有才

校对  潘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