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吴欣)4月26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江苏·南通分会场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开园活动在南通创新区举行,首批8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
去年,南通相继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而建设示范区其中一条重要内容就是要打造具有南通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今年以来,南通市政府相继出台文件,将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来攻坚突破,明确要打造长三角一流的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集聚区。
据了解,南通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大厦)毗邻紫琅湖,总建筑面积9730㎡。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大、知识产权基础服务功能区、知识产权商业服务功能区三大功能区。
线上“智慧通”服务平台提供预审确权、版权登记、商标受理、知产评估等15项服务;线下提供8大公共服务平台和10类服务机构,实现“多部门入驻、多业态融合、多资源汇集”,为全市创新主体提供“全领域、全链条一体化”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南通创新区是全市科创策源地,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落户创新区紫琅创新谷,旨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四链深度融合,形成“全要素汇聚、全周期服务、全链条赋能”的生态体系,打造立足南通、辐射长三角、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将以与南通创新区共建南通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牵引,全力构建符合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意愿的营商环境。”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加明说,将用好知识产权“国家级双示范城市”建设机遇,积极对上争取各类政策红利。支持集聚区内的机构和企业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中国、省专利奖以及省市级知识产权项目。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为入驻机构精准推送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与入驻机构一起协同开拓增量市场、精准培育产业生态、合力壮大价值网络,积极保障扎根南通的各类机构有奔头、有前景。
今年一季度,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5.3亿元、增长6.0%,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5.5万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突破百亿,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18家。
“南通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的正式开园,标志着南通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南通市副市长李玲说,希望持续加强公共平台建设,优化提升专利检索、维权援助、交易运营等“一站式”服务,完善“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金融扶持政策,推动知识产权高效转化运用,更好护航企业发展、激发创新活力。
活动现场,向首批入驻8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中交钥匙,第二批入驻机构签约,江苏省5G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揭牌。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