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点燃热血,青春不负骄阳。4月25日,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举行了高一学生“19公里步行者行动”活动。700多名师生从科高校园出发,沿秦淮河水利风景区一路向前,最终抵达渡江胜利纪念馆,完成了这趟约19公里的徒步之行,用双脚追溯秦淮文脉,感受金陵美景。
据悉,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19公里步行者行动是对南师附中传统、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步行者行动”的传承,是对传统春秋游课程的专题化、主题化提升。活动以渡江胜利纪念馆为终点,途经秦淮河风景区,旨在通过步行参观秦淮春景、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微团课、学生自主制定步行方案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脚下土地、生活城市的热爱,培养学生担当社会中坚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徒步共分为三段,第一段: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七桥瓮桥—中和桥—东水关遗址公园—中华门城堡。第二段:中华门城堡—集庆门—秦淮河东岸步道—水西门赏心亭—清凉门—石头城景区—鬼脸城。第三段:鬼脸城—秦淮河西岸—秦淮河步道—渡江胜利纪念馆,并于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走向胜利,走向辽阔”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团员青年微团课。
14时10分,举旗手带领着大部队陆续抵达渡江胜利纪念馆。同学们踏进胜利广场,他们充满胜利的笑容与蓝天白云、和煦春光相互映衬,构成了春天里最具活力的一道风景线。这一路上,同学们既欣赏了家乡美景,体验秦淮江水交流的辽阔意境,又用双脚丈量了南京的历史文脉,寻踪古都人文史迹的源远流长。
高一8班杨世航同学担任本次活动的护旗手,他表示,“虽然行走的路程较长,但我觉得磨练了我们高中生的意志,也锻炼了体能。”杨世航告诉记者,这次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同学都面临了一些困难,但大家都能努力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且在过程中互相帮助。这次活动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长途徒步有些疲惫,但走出了一身汗,很畅快!”高一3班的牛梓阳同学表示:“这次徒步的路线设计很有意义,我感受到了先辈们不怕艰难、顽强奋斗的艰辛。而且我们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学校为整体来徒步的。遇到困难,老师和同学互相帮助,让我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6周年。此刻,我们的脚印与历史的足迹重叠,而前方正是需要新一代人征服的江岸。”教师代表叶长庚发言鼓励学生:“今天清晨,我们从科高出发,用19公里的脚步致敬1949年渡江壮举。这一路,有人磨破了脚掌,有人浸透了衣衫,但没有人停下,因为我们的终点不是某个坐标,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太震撼了!”高一1班的宋昕瑜同学担任微团课的主持人。她告诉记者:“今天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刻在墙上、陈列在展柜的历史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继续传承。”
通讯员 刘少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实习生 陈雪莹
学校供图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