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化为“心理处方”,大学生以指尖艺术“治愈”焦虑时光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6 14:56:53

扬子晚报网4月26日讯(通讯员 韦云 记者 陈咏)25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学生活动室,一缕缕丝线在“00后”学子们灵巧的指尖穿梭游走,非遗缠花技艺重现生机。据悉,面对就业、社交和学业的压力,这群“00后”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心理处方”,在0.2毫米丝线的游走间寻找与自我和解的路径。

一丝不苟

“把焦虑情绪寄托在花瓣的褶皱里,看到花瓣逐渐成形,焦虑感慢慢消散,特别治愈。”2201分析检验专业的李同学,一位3+2本科班的学生,刚刚经历了紧张的转段考试,这样分享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前,我总是被手机里的各种信息分散注意力,难以静下心来。但现在只要一投入到缠花创作中,几个小时转瞬即逝,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每当我完成一件作品,那种从心底涌出的成就感,很难用语言形容。”2302药品安全专业的刘同学,话语间满是对缠花技艺的热爱。

动手制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曾因社交恐惧抗拒集体活动的张同学,在制作缠花发簪过程中,逐渐找到与人对话的勇气:“同学为我的缠花发簪拍照发朋友圈时,那些被点赞治愈的瞬间,比任何心灵鸡汤都管用。”化学工程学院老师告诉记者,学院巧妙地活化传统文化资源,不仅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也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出了新的光彩,“在这些年轻人手中,非遗不再是需要抢救的标本,而是生长着的生命体——它能安抚深夜的孤独时刻,更在每一次丝线转折处印证:那些让我们疼痛的成长裂缝,终将成为光照进来的地方。”

校对 潘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