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马鞍街道:以“美”为笔 绘就和美乡村“长卷图”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5 15:47:46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人居环境整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3月1日起,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以“五清”行动为核心,聚焦“一部、四沿、五旁”重点区域,全面打响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从宣传动员到集中治理,从全民参与到长效管理,马鞍街道正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推动乡村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精准发力,乡村环境“焕新颜”

在马鞍街道,一场聚焦重点区域、直击环境痛点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各村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准施策,让乡村环境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郭营村申巷组紧邻交通项目地块,部分村民在房前屋后随意堆放杂物,不仅破坏了村庄的整体美感,还在炎炎夏日招来大量蚊虫,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后,郭营村迅速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联合城管部门对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清理。经过一番努力,曾经杂乱无章的村庄变得干净整洁,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现在村庄环境大变样,住着别提多舒心了!”

黄岗村刘营组和徐营组也在此次整治中实现了“华丽转身”。过去,这两个村民小组杂物堆积如山,道路狭窄拥堵,村民出行困难,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黄岗村深入调研,全面摸清问题根源,坚持“清理一处、规范一处、美化一处”的原则,对村庄进行全方位整治。从庄前屋后到乡村主干道,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如今,两个村民小组的村容村貌从“局部美”拓展到“全域美”,实现了从“短期清除”到“长效管护”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行、长治长清。

全民共治,乡村“颜值”再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马鞍街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广泛发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以及广大村民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马鞍街道明确“一压实,五清除”目标导向,由马鞍城管中队牵头,通过日常巡查、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等多种方式,持续推动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街累计出动7100人次、1013车次,清理河塘沟渠202面(条),清理垃圾约830吨,张贴宣传标语42条,农村人居环境“颜值”得到显著提升。

在马鞍中心社区灯杨组,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邀请社区群众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村民们纷纷响应,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还在庭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打造出一片片美丽的“小花园”。如今,灯杨组的家园正逐渐向“花园”转变,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此外,马鞍街道还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等特殊节点,开展“学雷锋”清洁家园志愿服务、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环保知识,更增强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为巩固整治成果,马鞍街道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并通过专题活动宣传、环境整治回头看等举措,增强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街道形成了“全民监督、长效自治”的治理格局。

展望未来,六合区马鞍街道将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系统化治理、创新机制和多元共治为抓手,不断擦亮乡村生态底色,向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新图景大步迈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杨慧琴 王月红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