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外开放交流走向纵深,银行大厅里的外国客户越来越多。4月初,在工行南京军管支行营业室,几位肤色各异的外籍人士等候在沙发旁,反复翻动着手中的护照和文件,他们时而用英语快速交谈,时而对着柜台上的中文皱眉摇头,引起了不远处工作人员的注意。
大堂经理上前,用简单的英语问候打破了僵局。原来,这几位来自附近大学的外籍人士刚刚入学,急需办理银行账户。尽管校内的工作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领着他们来到网点,但复杂的开卡流程和全然陌生的汉字让他们手足无措。“我们试过用翻译软件,但很多专业词汇翻译不准确”。
面对外籍人士的无助与困惑,当值的大堂经理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精神与跨文化同理心。他将几位外籍学生依次引导至柜台等候区,示意他们落座后,用英语逐步说明业务流程。沟通过程中,发现对方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对开卡流程中“身份核验”“初始密码设置”等环节存在困惑,大堂经理耐心细致地逐句翻译解释开卡流程,最终顺利引导客户完成了申请流程成功开卡,同时还为几位外籍客户办理了外币兑换并教会他们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
整个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态度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让外籍客户及其同伴深感安心。临别时,他们紧紧握住大堂经理的手,对中国科技感满满的便捷支付大加赞赏,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连说“谢谢,好”。(杨晨)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