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常州工学院第二十二届校园读书节如期拉开,据悉,本届读书节以“书香常工,智汇龙城”为主题,活动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条主线展开,亮点频出,内容丰富。
在读书节开幕式现场,常州工学院副校长金向红说,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定为 “世界读书日”,这一节日便以独特的仪式感提醒着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身处何地,书籍始终是获取知识、滋养心灵的宝库。在信息爆炸的当下,阅读经典对于师生远离浮躁、提升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在中华传统文化板块,以苏东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备受瞩目。“你好 东坡”诗词音乐会现场,悠扬的丝竹声与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唱相得益彰。师生们在旋律中穿越时空,与东坡先生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感受其豪迈奔放的情怀;“走进东坡的诗意世界”苏东坡主题书展上,一本本精心装帧的书籍有序陈列,它们承载着东坡先生的传奇人生,以及他与常州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翻阅,沉浸在东坡文化的魅力之中。学校还邀请常州研究苏东坡的名师大家赵世平、冷天明、苏志民等来校。他们现场开讲,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东坡故事,将历史典故化作鲜活的知识,让师生们仿若走进“真人图书馆”。而沿着苏东坡当年足迹开展的Citywalk活动,更是人气高涨。师生们漫步在常州千年老城厢的大街小巷,触摸古老城墙,感受岁月沉淀,在现代与历史的交融中,领略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领域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当阅读遇见AI”阅读马拉松线上活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传统阅读的时空限制。师生们轻点鼠标,就能在虚拟网络空间开启独特的阅读之旅,阅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且充满趣味。“湖畔市集”数字资源任你YOU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同宝藏,等待着师生们去探索挖掘。“古韵新声诗译世界” 中华传统古诗词英文诵读活动中,师生们用流利的英文诵读经典古诗词,让古老诗词跨越语言界限,在世界舞台绽放新光彩。此外,师生读书沙龙、影视作品鉴赏会、明湖讲谈主题讲座等活动也有序开展,满足了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近年来,常州工学院在阅读育人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实践,积累了丰富且卓有成效的经验。在荐书模式上,学校图书馆大胆突破传统,以读者需求为核心,运用大数据分析、读者反馈等多种手段,构建起精准的阅读育人服务体系,成功实现从“藏”到“荐”的重要转变,让每一本好书都能精准匹配到适合的读者,充分发挥其价值。在活动内涵打造上,学校不再将读书节活动单纯视为一场简单的庆典或短期的文化活动,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教育价值。根据不同专业师生的特点和需求,巧妙融合现代传媒技术,推出主题展览、阅读沙龙、文创设计等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的活动,切实提升育人实效,让师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全方位提升自身素养。在多方协同合作方面,面对互联网时代和“后疫情”时期带来的新挑战,学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断夯实基础建设。积极协同教务、学工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全校性的阅读育人活动,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同时,学校还积极促进校地融合,与常州市新北区图书馆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在科研合作、人员培训、全民阅读推广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并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搭建图书资源检索借阅平台,实现校地图书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有效盘活了区域文献资源,促进了知识的交流与创新。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正如金向红副校长所言,校园里的花香是自然赋予的美好环境,代表着学校的硬件实力;而弥漫的书香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的软实力体现。常州工学院将以此次读书节为新的起点,持续探索阅读育人的新路径、新模式,让书香伴着花香,共同滋养师生的心灵,助力师生成长成才,为书香社会的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通讯员 毛文杰 韩中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校对 王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