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江苏及邻近地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为了致敬这场伟大的胜利,4月24日,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旅厅指导,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媒体行动正式启动,将通过开展全省寻访行动、打造行走的微党课、举办不落幕的数字展等一系列活动,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构建“报、网、端、微”红色传播矩阵
80年前,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新四军将士们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铸就了一座座永不磨灭的铁血丰碑。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在致辞中表示,新华日报同样是诞生于抗战烽火岁月的红色传承,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全国性政治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由周恩来同志亲力创办,成为抗日战场上一盏指路明灯,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民族解放的洪流。双传学进一步表示,“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媒体行动,将以全省寻访行动、行走的微党课、不落幕的数字展等三大核心内容,构建起一个“报、网、端、微”四位一体的红色传播矩阵,让革命精神在线上线下交汇传播,让英雄故事在千家万户接续讲述。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江苏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尤健在出席本次活动时表示,扬子晚报策划推出的“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全媒体行动,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江苏主流媒体以融合传播助力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探索。“本次全媒体行动不仅是寻访历史,更是对‘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这一‘铁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尤健指出,聚焦新四军在江苏的红色足迹,以此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媒体行动,将形成主旋律与地域性高度统一、历史感与现实感深度融合的传播新格局。
《中国新四军革命历史纪念场馆概览》即将面世
作为新四军历史研究的宣传机构,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也在4月24日为此次纪念活动献上了一份厚礼。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刘春灏在活动现场介绍,从2024年开始,该研究会正编纂两部大型图文合集,其中一部为《中国新四军革命历史纪念场馆概览》(简称《概览》),将于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面世;另一部是《华中人民的长城》(简称《长城》,计划于2027年前完成。刘春灏表示,《概览》一书将全面反映新四军光荣的历史,突出各纪念场馆特色,分为新四军的摇篮和组建、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各指挥机关、重要战役战斗等八个部分,这是新四军研究宣传事业的一项重要成果,将填补以往这方面的一项重要空白。
《新四军在江苏》红色地图正式发布
江苏作为重要战场有着诸多抗战遗址,抗战期间,江苏许许多多老建筑和地标,或发生过可歌可泣的故事,或闪耀着红色星火。在4月24日的活动现场,扬子晚报联合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梳理了全省新四军相关红色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场馆、纪念遗址等,正式发布了《新四军在江苏》红色地图,不仅“焕新”呈现出新四军的丰功伟绩,更传承了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重走铁军路”主题旅游线路,旨在通过红色旅游的形式,整合优质文旅资源,集中展示新四军在江苏的抗战历程、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感受革命岁月的光辉与力量。
“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全媒体行动启动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于中海最后表示,新四军在江淮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开辟了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成为了抗击日军的坚强堡垒,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全媒体行动通过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整理新四军在江淮地区的抗战历史,有助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弘扬,”于中海介绍说,通过全省寻访、微党课、数字展等系列活动,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直观地感受到新四军将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起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文 宋峤/摄
拍摄 杨恒国 朱信智
剪辑 朱信智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