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这是继稻城皮洛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四川第二次有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入选“全国十大”,凸显出四川地区悠久漫长的人类活动历史。
濛溪河遗址位于沱江支流濛溪河中上游,2021年9月因洪水冲毁河岸而暴露。自2022年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这一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年代距今约6万——8万年,目前已出土了约18万件动物化石及碎屑,另有数以万计的植物遗存和少量木器、骨器,以及包括了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在内的大量石制品3万余件。
其中最珍贵的,当属该遗址中发现大量有机质遗存,包括骨器、木器及植物类遗存等,是罕见的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权威专家论证为“特殊、罕见、价值重大,具有世界性意义”。
这些动物化石包括了剑齿象、犀牛、熊、牛、鹿、猕猴、鱼、龟、蛇、蛙、鸟、豪猪、竹鼠等至少30多个种类,显示出古人类对动物资源的深刻认识和广谱化的狩猎能力。
此外,从遗址泥土中浮选出的植物遗存中,可辨识出至少30余科的植物种子和果实,如核桃、橡子、桃子、葡萄等坚果和水果,甚至还有四川人极为熟悉的调味料:花椒。堪称古人类的“菜篮子”大展示。
此外,这些植物遗存中还包含乌蔹莓、接骨草、五味子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浆果和植物,说明可能数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利用草药来治病疗伤。
濛溪河遗址的最突出价值,是为东亚的古人类生活地图填补了一处重要空白——从过去到现在,在整个东亚、东南亚都极少发现距今6万——8万年的人类生活痕迹遗址与遗存,为此国际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距今10万年到5万年的这段时间是东亚现代人演化发展的“瓶颈期”,认为早期来到东亚的古人类因气候等原因基本灭绝,而濛溪河遗址群所揭示的大量古人类生活遗迹,则为这段相对空白的时期提供了更多“过去的可能性”。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