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江南福地常熟迎来一场"科技春雨"——4月22日,创新成果播种行动(常熟站)举行。21颗来自中国科学院及高校的科技创新"金种子"精准播撒在这片专精特新企业集聚的热土,这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盛会,以"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双赛道精准对接,书写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县域新范式。
"无人机智能淋水实验系统"以智能建造破解高空作业安全困局,"高血压功能营养修复产品"让食药同源焕发新生……现场,21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现场路演。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李永富表示:"选择常熟作为首站,就是要借本地生物医药产业优势,让实验室成果加速产业化。"提问环节,创投机构连珠发问,形成"研发-产业-资本"的三角对话,演绎着科技赋能产业的生动实践。
"要让科技成果转化不再为资金烦恼!"现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资本市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信银行发布了“创新成果播种行动”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华泰联合证券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表示:“我们推动以中国科学院8.8万件存量专利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待转化项目为代表的高价值专利与地方产业需求、企业创新需求进行匹配。” 据介绍,创新成果播种行动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切入点,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署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
"常熟田"自古土壤膏腴,如今更成创新热土。38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撑起制造业脊梁,贡献全市40%规上产值、50%工业税收、60%研发投入、70%高价值专利的亮眼数据,印证着"制造业强市"的深厚底蕴。今年初,常熟以“新年第一会”的高度启动专精特新“育林参天”行动,创新采用“播种、护苗、育树、造林、参天”五大专项行动,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此次创新成果播种行动,正是常熟“播种”专项行动的又一关键落子。
正如翁啟文在活动现场所言:"我们要把最有科技含量的金种子,播撒到最适合的产业土壤,引入金融'活水',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从源头上为制造业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说,常熟将始终秉持“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服务理念当好“护林员”,以“精准滴灌”助力企业拔节生长,以“阳光雨露”护航创新无惧风雨,让创新“金种子”育出“万亩森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常熟经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摄影 李献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