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6周年纪念日之际,“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二泉展览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主办,从董必武1938年至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近80幅手迹,并增加了苏绣、油画等艺术品,按主题分为“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风景这边独好”“旭日方昇旦气扬”“深信前途会伐柯”四个篇章。
据悉,这是《董必武手迹展》全国巡展的第23场,也是在南京的第二次展出,将一直持续到5月20日。周恩来、董必武、李维汉、陆定一、粟裕、陈士榘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本次展出的董必武题诗、题字手迹及手迹的复制件,绝大部分是其在各地参观、视察工作时题写、或应请书写、或家属留存,原件大多已被定为国家级文物,是重要的革命史料。由于年代久远,且为众多不同单位和个人各自收藏,资料收集殊为不易,其中,多份手迹为首次公开集中呈现。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董必武的题诗、题字、手迹等史料映照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诗作内容涉及革命斗争、国家建设、感怀人物、纪事述怀,其中包含雨花台相关手迹作品《谒雨花台烈士塔》、雨花英烈相关手迹作品《题<陈潭秋革命诗篇>》,多方面展示董必武同志心怀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革命事业不息奋斗的坚韧风骨和不朽情怀。
董必武与雨花英烈情谊颇深,他是徐全直烈士的老师,是与恽代英、邓演达烈士一同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并肩作战的同志。1946年,忆及恽代英、邓演达遇害时,董必武作诗赞扬他们“信是坚贞永不磨”。1960年10月,他写下《梅园新村题四绝句》;1961年,他指示《中国青年》出版社为雨花台烈士谭寿林的遗作《俘虏的生还》再版;第二年,他创作七律诗,“怅然怀念”谭寿林烈士;1964年4月,他写下《谒雨花台烈士塔》。这些题诗、题字手迹,是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教材,部分内容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夕悦
视频和部分素材来源:主办方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