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镇大同村‘水果书记’冯金辉带领村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用‘小果子’撬动‘大产业’,让每一寸‘老土地’都焕发出‘新希望’,让大同村的‘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奔越有奔头’……”4月21日上午,如东“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内青春涌动,“理润扶海春雷响”理论宣讲会大豫镇专场暨理论宣讲走亲联学示范活动正在火热开展。活动由如东县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如东县大豫镇委员会承办,集结了来自如东县科技局、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掘港街道、丰利镇、长沙镇等5家单位17名理论宣讲员代表,与大豫镇40多名镇村青年干部代表齐聚一堂,以“理论走亲联学”的形式,在共读共享中深化交流,在互学共建中凝聚共识,共享一场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沉浸式理论“盛宴”。
宣讲“走亲”:基层故事诠释理论实践
理论宣讲员代表,用基层实践中的生动案例,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扶海大地落地的丰硕成果。如东县科技局邱伶俐聚焦“科技驱动赋能企业发展”,讲述了“科小二”服务团队,常态化深入企业了解需求,解决问题,助力发展的生动故事;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王俊杰以“拓荒精神”为切入点,全景展现开发区建设者在盐碱滩涂上勇破“零”的困境;掘港街道的潘焱则以“乡村蝶变”展现了现代化农村的生态之美……宣讲员们用沾着泥土、带着温度的基层故事,让“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同频共振,凝聚起以实干奔赴新征程的奋进力量。
大豫镇青年干部代表则立足基层岗位实践,传递实干强音。张姝华讲述“不忘教育初心 培育时代新人”的坚守,徐苏玥以“青春无悔扎根田野”明志,陈秋萌分享了“网格化治理破解民生难题”的经验,管喆描绘出“甜蜜果园铺就富民路”的蓝图,林艳呼吁“青年当以热血赋能乡村”……质朴语言中尽显新时代青年同志的实干风采,引发全场共鸣。
思想“碰撞”:互学共进凝聚发展共识
活动现场同步开展理论宣讲工作交流研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王勇、掘港街道夏新星、丰利镇石铭喆、长沙镇陈娴、大豫镇庄秦坤等宣讲员代表结合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经验,围绕提升宣讲吸引力、实效性展开交流发言,积极探索如何以“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形式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大豫镇丁家店村村干钱莹莹感慨:“今天的活动,让我感觉到理论宣讲并不是简单的枯燥说讲,而是用蕴含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活案例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大道理’转化为‘家常话’,真正地让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场青年干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深化了理论认知,更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理论沃土,厚植实践根基,以实际行动为如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联学“共建”:协同共筑理论宣讲新篇
“基层理论宣讲不能只是‘一阵风’,而是要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机制,打造长远发展的宣讲品牌……”下一步,大豫镇将精塑“理润扶海·豫见理响”理论工作品牌,以“一团火•满天星”素能提升实施意见、“豫苗”工程方案为抓手,紧盯镇村青年干部、理论宣讲员全生命周期培养管理,唱响更多“豫”人声音。在理论指导实践、榜样示范引导、赋能大豫发展上下功夫、谋实效,持续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引导广大青年干部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挑重担、砥砺前行,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新的华章。
“本次理论宣讲用联学共建的形式丰富了理论宣讲的活动形式,通过多部门联学、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等形式,促进了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有效提升了理论宣讲的参与感和实效性。”如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孙陈建表示,理论宣讲是一门群众工作的艺术,要强化宣讲队伍建设,聚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常学常新、常悟常进;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宣讲实效,不断提升学习、宣讲吸引力;要坚持学用结合,推动成果转化,真正用理论学习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豪情。
本次活动通过城乡互动、港城共建,以互动式交流、青年化表达、实践性阐释,积极构建理论宣讲“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新格局,为如东县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凝聚发展合力提供了创新样板。2025年,如东县将持续开展理论宣讲走亲联学互动,深耕理论传播的实践沃土,深化优势资源的联享机制,筑牢联学共促的长效纽带,用协同共进绘就理论宣讲的“同心圆”,以党的创新理论凝聚精神力量,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通讯员 徐书影 钱高 何新龙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