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联盟专题研讨活动在木渎实验小学举行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2 16:41:11

为深化落实省教育科学研究大会精神,切实提升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发挥“课题进课堂”的引领性作用,培育高品质课题研究成果,共谋新时代新阶段学校教育科研高品质发展之路,日前,第六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联盟(小学一组)2025年度上半年专题研讨活动在木渎实验小学举办。本次活动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办,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和木渎实验小学承办。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水红,《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主任林岚,省教科院规划办主任董林伟,省教科院规划办编辑李韦,苏州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丁杰,吴中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副局长程朝阳,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钱家荣,木渎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木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夏静,以及来自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小学一组的16所联盟校代表和吴中区各学校代表、省市级课题主持人,木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代表,吴中区夏静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高瞻引领,铸科研之基

吴中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副局长程朝阳致辞指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思考与积极探索。他表示,吴中区将传承教育底蕴,以教育科研为灯塔,引领教育事业的航船破浪前行;并希望老师们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努力在教育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苏州市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丁杰讲话强调,教育科研助力高质量育人,赋能教育教学生产力提升。研讨活动要紧密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积极打破地域与校际间的壁垒开展合作交流,同时重视成果转化,将研讨得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快速精准地转化为教学实践,真正实现教育科研服务教育实践的目标,共同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教科院规划办主任董林伟系统介绍了精品课题建设的总体情况,对小学联盟一组活动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精品课题研究要紧扣解决的问题与方法,各校要进一步梳理研究成果,形成有特色的思想和主张,同时要把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并进行推广,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培养学生的目的。

课堂流彩,绽教学芳华

课堂展示环节内容充实、精彩纷呈。木渎实验小学徐欣老师执教的《漫画的启示》一课,通过图式建构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精准捕捉画面细节,将讽刺艺术转化为思辨性写作,充分彰显实小学子扎实的语文素养。吴康宁教授称赞整堂课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环环相连,聚焦语言意识,将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经验融合,助力构建新认知图式,紧紧贴合课题,同时关注小学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运用AI融入教学恰到好处。

太仓朱棣文小学段孝宇老师执教的《小数意义的探索》一课,通过生活化场景构建探究与研讨的双向学习机制,巧妙借助测量绳子长度这一生活场景,运用具象化策略建立小数与生活实践的认知关联,将抽象数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识体系。林岚主任对该课堂高度认可,她认为段老师运用多样化的数位呈现方式辅助教学是本课的亮点,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与逻辑推理能力,促使学生洞悉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了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常州局前街小学陈婧诚老师在《分米和毫米》一课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丰富多样、直观具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动态活动中逐步形成关于长度单位的认知结构,并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其应用和价值。高水红教授对这节课做了精彩点评,称这是一堂相当“丝滑”的数学课,充分展现了数学的艺术性、创造性。通过多种有效学习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中。

三位教师的教学实践各具创新特色,其教学智慧与实施策略为观摩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专业范本。

深耕沃土,汇科研硕果

课题研究汇报内容详实,有序推进。木渎实验小学马天怡校长就“小学生语文学习图式建构的实践研究”作专项陈述。研究团队聚焦认知迁移规律,探索了个性化学习图式的优化策略,创新开发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图式学习工具。帮助学生从“被动记忆”到“主动建构”,促进个性发展,带领教师从“经验驱动”到“科学设计”,助力专业成长,同时实现从“局部应用”到“广泛辐射”,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吴敏敏校长代表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汇报“指向儿童想象力的科创主题活动课程实践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科创教育与儿童想象力培育,通过系统开发特色活动课程,把儿童天真的思维方式、大无畏的童心、开拓进取的精神、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引入活动中,构建以科创教育为载体、想象力培养为核心的实施路径。

常州局前街小学张磊老师以“遵循儿童成长节律的小学学习生活新样态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该研究基于学校的实践场域,立足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系统阐释了小学学习生活模式的创新建构路径,引领了区域内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视角,促进了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发展与提升。

深度指导,促精耕细研

课题专家组对三位课题负责人的汇报进行深度研讨。吴康宁教授充分肯定了三个精品课题都有比较重要的实践价值、坚实的理论基础、规范的研究过程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他高度赞赏木渎实验小学团队在课题研究中做到了“三个一”:紧扣思维发展提升,结合图式理论与语文实践,突破传统教学窠臼,构建了语文学科工具支架新范式。

林岚主任重点讲了基础教育成果表达要注重“四个意识”:问题意识、视角意识、方法论意识和理论逻辑意识,肯定了朱棣文小学的项目彰显跨学科育人理念下科创课程的系统重构。

高水红教授指出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研究充分遵循儿童成长节律,体现了整体性、长久性思维,强调了学习生活从割裂走向融合,实现了从碎片化改革向全新教育生态的跃升,为儿童创造了成长空间。

专家组立足学术前沿的精准点评,从方法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维度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有效提升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充分彰显教育科研活动的学术引领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张冉 徐美芳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