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变“付款” 警惕“扫码支付骗局”新招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1 22:36:03

明明是打开“收款码”收钱的,怎么反而被盗刷了?骗子再出“新招”,商家“收款”变“付款”。连日来,溧阳市公安局接报了多起个体经营户微信或支付宝账户被盗刷的电诈警情。今天发布了预警信息。

市民于先生在该市经营一家饭店并在多个平台都留有订餐电话。事发当天他收到一条微信好友添加申请,对方称需要订餐。一番交流后,双方敲定了菜单并确定了金额,对方爽快地提出要先行支付定金,于是于先生便把微信收款码的截图发了过去。然而对方却称这个收款码在转账时显示有异常情况,询问于先生有没有另外的手机,想让于先生以视频通话形式提供动态收款码。

于先生一开始还心存戒备,可后来转念一想,自己提供的是收款码,应该没什么问题,便放松了警惕,通过视频向对方展示了动态收款码。紧接着,他便收到了一条账户变动的提醒。由于正在视频通话中,于先生也没有细看信息,只以为是银行卡的到账提醒。可对方却又以转账异常为由,让于先生再次更新收款码。“这要求太不正常了,而且我们店的收款码一直没出现过问题,怎么到这个顾客手里就一直要更新而且不能用呢?”对方的要求让于先生意识到了不对,他立即停止了操作,打开刚刚那条信息一看,才发现是自己账户被扣款的信息,对方见状也立即挂断了视频,并将于先生拉黑。

“诈骗分子假借谈生意为名,主动添加受害人微信,主动提出支付定金,再以‘无法转账’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溧阳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徐睿表示,骗子的诈骗手法很简单,在视频过程中,骗子要求受害人将另一部手机放置在摄像头下进行操作,然后要求其展示收款码。而在实际操作中,打开微信或支付宝的“收款码”时,系统会优先跳转到“付款码”界面,然后需要手动切换到“收款码”界面,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个系统漏洞,快速拍照或截图受害人的付款码,趁机扫码盗刷。而让受害人返回再重新刷新进入收款码页面,则是为了达成多次盗刷的目的。

民警提醒:切勿随意向陌生人出示收付款码,尤其是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以免被盗刷。日常在打开收款码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付款码页面,如遇到类似被盗刷情况,要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并报警。

通讯员 邵曦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