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水漾花城社区党总支开展“‘相’约六点半,一起学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邀请苏州市城管局垃圾分类小蜜蜂讲师团的奚琳老师、相城区元和古巷相融志愿服务队的张炳琴老师和12组亲子家庭,以亲子夜课堂的形式,围绕“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环保酵素化腐为能”,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一起动手制作环保酵素,推动“伙伴美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落地生根。
活动中,奚琳老师通过趣味问答、实物演示等形式,生动讲解了四分类标准、常见误区及正确投放技巧。她手持印有不同类别垃圾的卡片,结合生活中易混淆的案例,如榴莲壳应归入其他垃圾而非厨余垃圾、破碎陶瓷制品属于其他垃圾而非可回收物,进行直观对比讲解。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孩子们手持垃圾小卡片展开分组竞赛,并由家长们纠正投放的误区。
进入酵素制作环节,张炳琴老师向孩子们科普了环保酵素的去污、驱虫等实用功能,介绍了将废弃物转化为环保酵素原料的方法。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与家长动手制作环保酵素,将红糖、果壳菜叶之类的厨余垃圾、水,按照1:3:10的比例放入塑料瓶中混合、封存,进入90天的发酵阶段。现场还建立了微信交流群,针对环保酵素在发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沟通,促进孩子之间、邻里之间的交流。
本次活动通过“讲解+实践”模式,强化了家庭垃圾分类意识,扩展了家庭垃圾循环利用的思维,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推动环保理念落地生根,进一步绘就文明画卷。
通讯员 沈星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