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苏州吴江15岁少年成双料世界冠军,国歌两度响彻塞尔维亚!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20 13:48:06

近日,在塞尔维亚举行的 2025 年 U15 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上,来自江苏苏州松陵一中的 15 岁初三学生吕子轩惊艳全场。他不仅将男子铅球赛会成绩提高了 2.58 米,还将男子铁饼项目赛会纪录提高3.24米,以双破赛会纪录的精彩表现,勇夺男子铅球、铁饼两项冠军,成为赛场上闪耀的明星。近日,吕子轩在面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镜头时坚定地表示:“我参赛的目标就是让国歌响两次!”

儿时未经系统训练便刷新记录,坚信每一秒努力都是对未来的投资

在苏州市吴江区体育运动学校的投掷训练场上,记者见到了刚从塞尔维亚载誉归来的吕子轩。前一日深夜,他搭乘的航班才降落;次日,这个身高1.92米的少年已出现在训练场并紧锣密鼓地投入训练中。“在国外比赛耽误了好几天的训练,必须赶紧补上。”他腼腆地挠头,眼神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个孩子天生属于投掷场。”据吴江区体育运动学校铅球、铁饼教练戴兵介绍,吕子轩与铅球运动的正式结缘始于八年前。当时就读于小学二年级的吕子轩,在一次吴江区小学生运动会上便一鸣惊人——未经系统性专业训练的他,将2公斤标准铅球掷出7米多的优异成绩,直接刷新赛会纪录。这位身高较同龄人平均线高出约15公分、臂展条件优异的少年,因出众的体格条件与运动天赋,迅速进入吴江区体育运动学校的选材视野,并就此开启专业训练生涯。

记者了解到,体校与一般学校不同,全年累计假期不足40日。如果遇到比赛,即便是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有时也仅会放假一天。然而,面对全年高强度的训练,吕子轩却展现出超乎年龄的专注力与毅力。戴兵教练特别提及,很多时候,当大家结束常规训练后,吕子轩仍会独自留在训练区,重复着旋转、蹬地、出手的动作,反复调整着髋关节与肩关节的发力角度。“我一直相信,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每一秒都是对未来的投资。”吕子轩说。

伤痛无法阻挡热血劲头,爱与信念托起冠军之梦

记者在采访时,目光被吕子轩双腿上那些大小不一的伤疤深深牵动。伤疤交错分布,像是岁月与艰苦训练共同镌刻的印记,诉说着背后一段段饱含汗水与泪水的奋斗故事。据介绍,吕子轩脚踝天生较为脆弱,这些伤疤多是他在训练中受伤留下的。然而,吕子轩的训练意志却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他表示:“这点伤不算什么,腿受伤了不耽误练上肢力量,不能因为这点伤就休息。”

对于吕子轩而言,训练的过程无疑是艰辛且枯燥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考验。但幸运的是,他身边始终有家长、教练、朋友的陪伴与支持,支撑他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吕子轩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初到体育运动学校时,深受一位大队员的影响,并将超越他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位大队员后来成为了世界中学生铅球冠军,每当自己训练疲惫、成绩停滞不前时,总会想起这位大队员的奋斗历程,那份坚持与毅力成为了他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源泉。

“当我受伤时,我的朋友毫不犹豫地请假背我去医院,那份焦急与关切,至今让我心头一暖;我的教练为我专门定制康复期的训练计划,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既保证我受伤部位能得到妥善恢复,又不让我落下太多训练进度;我的父母也一直安抚我焦虑的心情,他们用温暖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吕子轩深知,自己的成功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那些在他背后默默付出、给予他力量的人。他暗暗发誓,未来一定会带着这份爱与期待,在体育的道路上继续拼搏,用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所有支持他的人。

心跳与国歌同频共振,誓以此次为起点冲击更高领奖台

“塞尔维亚的气候与饮食适应远比想象中艰难。”吕子轩向记者坦言,塞尔维亚地处高原地区,比赛时气温甚至跌破零摄氏度,与苏州当下温润气候形成鲜明对比。为应对极端天气,吕子轩能做的仅有提早热身,以争取更多时间在赛场练习,以尽快适应赛场环境,并通过调整投掷角度和发力节奏适应场地条件。

当被问及“让国歌响两次”的赛前目标时,吕子轩的眼眸突然亮起。“第一次夺冠时,我的心情极度激动,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之中。那种感觉,就像是长久以来的梦想突然照进了现实,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却又满心欢喜。”谈及第二次夺冠,他语气中多了几分沉稳,“拿到第二个冠军时,更多的则是开心,因为我赛前说的那句话不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个愿望,而是我真真切切做到了的事情,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吕子轩回忆道,当站在领奖台听到国歌响起的刹那,脑海中如电影回放般,一幕幕闪过训练场景——受伤时肿胀疼痛的脚踝,全身被汗湿透却仍咬牙坚持等画面,如汹涌潮水般奔涌而至。“那一刻,我仿佛能清晰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和国歌旋律完美交织,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自豪。”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吕子轩眼神坚定地表示,目前自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希望能在今年成功拿下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称号,并在三年内达到运动健将的水平。同时,吕子轩也深知在竞技体育的征途上,扎实的文化底蕴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坚固基石。未来,自己将会平衡好学业与训练,努力学好文化课。“两手都得抓,两手都要硬,希望有朝一日我能站上更高规格的赛场,登上更高的领奖台!”

“这次所取得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戴教练在一旁微笑着补充道,尽管吕子轩在本次大赛中成绩斐然,但62米87的铁饼成绩,与他平日训练时掷出67米多的成绩相比,仍有着显著差距。“我们坚信,吕子轩拥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他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成绩。”戴兵教练表示,未来,将继续培养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吴江体育运动学校再增光彩。

实习生 王彦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潘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