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预披露一季度业绩:信贷“开门红”、存款利率有下降可能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2025-04-18 22:34:43

进入4月下旬,银行即将开启一季报披露大幕。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至少6家银行率先披露了一季度经营情况或一季度业绩快报。从披露的数据来看,不少银行在一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信贷也迎来了“开门红”,而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另据Wind数据显示,银行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今年以来,已有12家银行共被机构调研了17次,其中11家被调研的银行是区域性银行。在调研中,银行净息差和资产质量仍是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

“今年虽然一季度总体信贷规模超预期,但是银行的资产质量和净息差仍总体承压,这两项是决定银行今年总体业绩能否稳定的核心要素。”一位银行业内部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来看,净息差下行的边际将有所好转,但银行普遍对重点领域资产质量“严阵以待”。

不过,中银研究认为,2025年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将稳健增长,让利实体经济保持应有力度,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情况持续向好。中银研究预计,2025年上半年,在银行“开门红”活动推动下,资产和负债增速将保持在9%左右。

多家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信贷迎来“开门红”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已披露一季度经营情况的银行中,部分银行预计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可达到双位数增长。

常熟银行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快报显示,该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同比增长10.0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84亿元,同比增长13.87%。

杭州银行也在其一季度经营情况中披露,该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0%。

渝农商行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则同比增长6.27%。交通银行指出,该行利息净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民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7%,其中净利息收入与净非利息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各家银行迎来了信贷的“开门红”。

交通银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境内银行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超过3600亿元,实现同比多增。而浦发银行一季度的公司贷款总额(不含票据贴现)53230.0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45.84亿元,增幅5.02%,贷款净增量为近年来单季新高。此外,杭州银行数据显示,该行贷款总额9951.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5%。

“2025年一季度,我行聚焦主责主业,信贷投放顺利实现开门红。每年一季度,我行会适当加大投放力度。”杭州银行高管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增幅高于浙江省市贷款的平均增幅,较好地支持了浙江省市重点项目和实体制造业的融资需求,符合预期与安排。

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 存款利率下降仍在银行计划中

在信贷“开门红”的同时,银行的净息差备受关注。尽管目前发布业绩经营情况和业绩快报的银行暂未披露明确数据,但净息差下行的压力仍备受市场关注。

中银研究认为,今年商业银行利息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一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将持续。政策实施层面,存量按揭利率调整分两步走,2024年四季度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沿用2023年末4.2%水平,LPR基准调降大部分影响集中在2025年。二是新发生贷款仍处于下行趋势。2024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34%,较9月下降17个基点;新发生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较9月下降21个基点;2025年仍可能延续这一趋势。三是人民银行可能适时降息,对银行业净息差带来压力。

不过,从实际数据来看,净息差的降幅边际明显放缓。杭州银行高管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22个基点,2024年下降14个基点;该行净息差较2023年下降19个基点,2024年下降9个基点,2025年一季度下降3个基点。

瑞丰银行高管则认为,2024年,受市场利率下行、存款成本下降影响滞后等因素影响,本行净息差仍有所下降,但降幅收窄。2025年该行将最大程度通过负债端成本管控来弥补资产收益下行影响,努力提高息差稳定性。

缓解净息差下行压力,压降负债端成本是重要的方式之一,这意味着存款利率则有可能继续下降。

“今年初,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因此银行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苏农银行高管在接受调研时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本行在存款利率定价方面的敏感性不断增强,辅之以对存款期限结构的持续调整,预计存款端成本与效益将得到更好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多家中小银行再度调整存款利率情况。不少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2%。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2%以上利率的存款产品越来越稀缺。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但不同银行由于资产负债情况、资金期限结构存在差异,对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定价策略往往不同。总体来看,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仍然普遍偏高。展望未来,银行在息差承压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

银行不良率有所下降 部分领域风险需持续关注

在预披露一季度业绩的银行中,不良率普遍相对稳健。常熟银行、渝农商行一季度不良率同比下降了0.01个百分点,杭州银行的不良率为0.76%,与去年同期持平。

尽管银行资产质量较为稳健,但今年以来,银行对信贷不良率都保持了密切的关注。

“业绩好坏,就看资产质量能否保持优质状态了。”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部分领域的风险不确定性有所增强,银行业对资产质量的关注度更甚于往年。零售领域、小微信贷的风险普遍出现较快的上涨,一些信贷不良还暂未完全显现出来。因此今年银行的信贷质量压力仍然不小。

杭州银行高管在接受调研时指出,从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数据来看,银行业小微信贷风险普遍上升。此外,网络信贷新形成的不良率提升较快,网络信贷客群的工作和收入稳定性相对弱于传统线下信贷客户,这部分客群受经济下行影响更大。

中银研究预计,当前不良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在于房地产、隐性债务等金融领域重点风险稳步化解,商业银行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手段,推动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从行业维度看,住宿餐饮、制造业等行业风险仍需持续关注。

“展望202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水平将保持低位。”众银研究指出,一是政策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助于企业经营主体还贷能力的提升。二是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数字风控技术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三是商业银行多措并举,推动不良资产处置。综合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将低于整体贷款增速,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