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瘦在骨子里的风流
来源:扬子晚报
2025-04-18 14:54:02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烟花三月下扬州,瘦西湖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烟花,是诗仙李白对扬州的生动褒彰。我循着古人的诗句,随着如织的游人,踏入这卷色彩绚丽的长轴。湖岸的垂柳抽出新芽,嫩绿的丝绦随风摇曳,仿佛蘸着春水写下的行草。远处的五亭桥横卧湖上,船娘摇橹而过,涟漪荡碎了桥影又拼成粼粼的碎玉,恍然间竟分不清是桥在动,还是云在流。远处传来清脆的水调,相和的箫声中流露出淡淡的情思,引人怀想。

沿着长堤徐行,琼花与芍药在青石小径旁悄然绽放,一簇簇粉白的花瓣裹着晨露,好似少女颊边未拭的泪珠,映衬着徐园的月洞门愈发古朴。园内那对镇水铜缸,静默地守着百年光阴,缸底苔痕斑驳,倒映着游人的影子,传说乾隆曾在此钓起一尾红鲤,群臣赞曰:“龙鱼争献”。而今只见几尾锦鲤悠然摇尾,搅碎一池浮光。

行至钓鱼台,方知何为“框景天成”,透过菱花窗棂望去,白塔如一枚温润的玉簪斜插云鬓,五亭桥则成了画框中的琉璃冠冕,风起时,塔铃叮咚与二十四桥的箫声遥相呼应。这桥名取自杜牧“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怅惘,二十四桥的台阶如琴键般错落,每一步都踏着唐诗的平仄。倚栏远眺,湖面烟波浩渺,画舫似从《清明上河图》中驶来,载着琼花的香、芍药的艳、柳絮的软,将春色酿成一壶绿杨春。

最销魂的是暮色中的瘦西湖。夕阳为白塔镀上金边,归巢的鹭鸟掠过芦苇荡,惊起满湖碎金。湖畔茶社飘来美酒的醇香,与卖花阿婆竹篮里的茉莉幽香缠绕,织就市井的烟火,忽而细雨斜飞,湖面腾起雾霭,远处的亭台楼阁化作水墨晕染的淡影,恰似《扬州画舫录》中走出的一页残稿。

蓦然回首,瘦西湖仍如初见那般清癯婉约,她不言不语,却将千年风雅凝成一片柳叶、半弯桥影、二分明月。扬州的春天,原是瘦在骨子里的风流。

作者:李厚尧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