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赛博知音”已上线,AI能拼上老人内心的空洞吗?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17 16:31:41

“我要去世了,豆包。”最近,父亲在离世前与豆包AI的一段特殊的对话登上微博热搜,令众多网友心酸。这位父亲患病多年,家人为他编织了善意的谎言,父亲心知肚明并未捅破,只将内心的秘密向AI倾诉,在这位父亲去世后,女儿才看到了这段令她百感交集的对话。

把悄悄话说给AI听,这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银发一族对AI的接纳度实则远比年轻人预想的要高得多,在年轻人看来有点“人工智障”的AI对话功能对很多老人来说既是新鲜的玩意儿也是一位住在手机里的“知音”,能够实现与AI语音通话功能的豆包出现在了越来越多老人的手机里,在社交平台上也时常能够看见年轻人记录自家老人使用豆包的视频,有的网友分享了自己88岁的奶奶和豆包聊天的视频,一个人一个人工智能聊得不亦乐乎,奶奶虽然整不明白为啥手机里这个软件能像个人一样的说话,但AI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仍逗乐了她,“没想到都88了还能长知识呢。”还有的网友分享自己75岁进入“叛逆期”的退休老父亲和deepseek的对话,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我75岁了内心不服老,还能做些什么”,deepseek给出了不少建议,老父亲表示“很满意”,还准备一一尝试。

人工智能在提供老年人情感支持方面的确呈现出了相当积极有效的一面,消极的情绪不必压抑在心中可以没有负担地向AI倾诉,从AI的回复中获得稍许的安慰,生活中各种自己弄不明白的小事也不用再打给电话发给消息给子女,而是问一问AI寻求答案。越来越聪明的AI助手担起了情感树洞和生活辅助两个主要的功能角色,现实中,智能陪伴设备已在老年人群体中推广应用,既辅助生活,也寄托情感。有调查就显示,使用智能陪伴设备后,老年人的孤独感能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刷短视频看短剧,在直播间里买买买,再到把都豆包当个“赛博知音”,银龄“触网”的现象和随之带来的问题引发了一拨又一拨的讨论。老年人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在于从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到情感的支持。在一些人看来,让老人吃饱穿暖照顾好身体健康似乎就已足矣,而老人内心的情感空洞常常被子女忽略,只要安装个AI软件,就可以有个助手不知疲倦永不厌烦地陪着老人聊天,看似美妙但这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人工智能的精准不能替代一个温暖的拥抱,AI也不会成为家人情感联结的平替。

AI陪伴有实际需求,也有开阔的市场前景,但再精密算法也罗织不出真实依恋的情感联结,过度的沉迷AI陪伴反而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健康的问题。当前,快速发展的AI技术已经成为银发经济领域的新蓝海,五花八门的养老机器人、养老智能设备、AI陪伴玩具正在从概念产品慢慢走向市场,AI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的生活而不是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再聪明的AI助手也比不过有子女陪伴的温情回忆。AI能拼上老人内心的空洞成为子女陪伴老人的替代品吗?豆包的回答是:“子女的陪伴对老人来说还是无可替代的独特存在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