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法式浪漫与俄国诗意的碰撞,戛纳影后于佩尔要来了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16 20:56:05

南京的剧迷和影迷有眼福了,72岁法国著名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将于本周末来到南京,除了出席其主演的两部电影的观众见面会,还会在江苏大剧院主演法语话剧版《樱桃园》。

伊莎贝尔·于佩尔,在电影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她的代表作有《钢琴教师》《她》等,曾两度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两度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并斩获柏林电影节“终身成就荣誉金熊奖”。

“法国电影展映”南京站周末开启

伊莎贝尔·于佩尔来了

2025年法国电影展映在这个春天如期而至,今年由伊莎贝尔·于佩尔担任宣传大使。4月中旬到6月底将有10部法国佳片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城市巡回展映。其中,南京站是4月18至27日,在南京的两家卢米埃影城展映。

据悉,这次展映的10部影片包括《基督山伯爵》《我的马塞洛》《火星特快》《我的罪行》《波尔多囚犯》《动物王国》《惺惺相惜》《日本的西多妮》《三个火枪手:米莱迪》《天啦》。

影片类型、题材、风格各异,涵盖了喜剧、悲剧、动作、悬疑、科幻、动画片,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动荡不安的青春、自我的挣扎、温暖的互助、正义与救赎、怀念与新生等不同主题,呈现当下法国电影的多样性,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期待。

记者了解到,伊莎贝尔·于佩尔将于20日来到卢米埃南京金鹰新街口影城,参与她主演的两部影片《日本的西多妮》《波尔多囚犯》的映前见面会。

《波尔多囚犯》讲述了两位来自截然不同社会背景的女性因探望入狱的丈夫而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友谊,伊莎贝尔·于佩尔在其中饰演精致的中产女性。而在《日本的西多妮》中,时隔40年后,作家西多妮·佩西瓦尔(伊莎贝尔·于佩尔 饰)再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并前往日本宣传。在那里,她受到当地编辑的热情接待,但她还是迷失了方向。然而,在异国的春日,她似乎终于能够放下过去,让自己重新去爱。

契诃夫“最后的一首抒情诗”

法语话剧《樱桃园》登陆南京

《樱桃园》是俄国剧作家契诃夫于1902至1903年间创作的四幕戏剧作品,在完成作品不久后,契诃夫与世长辞。从1904年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首演拉开帷幕,自此之后的120余年间,这部被称作契诃夫“最后的一首抒情诗”的作品从未在任何一年缺席过世界舞台,创造了戏剧史上罕见的永不落幕的传奇。

《樱桃园》以俄罗斯贵族兄妹被迫变卖祖传樱桃园为主线,在这座种满樱桃树的庄园里,旧贵族的没落与新兴资产阶层的兴起形成激烈碰撞。契诃夫用手术刀般的笔触剖开19世纪末的社会剧变,却在樱桃树倒下的声响中,让每个时代的观众都听见属于自己的回音——关于新与旧、记忆与告别、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年复一年叩击着观众们的心扉。

在中外著名导演的编排与演绎下,每一个版本都呈现出对《樱桃园》独一无二的解读。

举例来看,林兆华版话剧《樱桃园》2009年上演,由蒋雯丽主演,是许多国内剧迷最熟悉的版本,林兆华导演通过中式审美里的“留白”重新诠释旧庄园的模样;伦敦唐玛仓库剧院版《樱桃园》,堪称澳大利亚鬼才导演本尼迪克特·安德鲁斯的“行为艺术”,演员走进观众席,将观众视为表演的一部分,而烟雾机与现场乐队则让情感高潮迭起,该版本以其离奇、反传统的个人风格对契诃夫戏剧进行了独特演绎;2022年,由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创始人王媛媛执导,孙莉、吴彼担任主演的《樱桃园》作为第九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上演,三分之一的戏剧演员和三分之二的舞者联袂演出,改编很大胆,肢体与戏剧新颖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将于4月18、19日登陆江苏大剧院的法语话剧版《樱桃园》,由蒂亚戈·罗德里格斯导演,伊莎贝拉·于佩尔饰演主人公柳鲍芙。该剧也是2021年第75届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开幕剧,首演于法国教皇宫门口的广场上。

作为法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伊莎贝拉·于佩尔也曾多次参与剧场作品的演绎。对于此次巡演,她表示,《樱桃园》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哪怕时隔百年依旧能唤起今日观众的强烈反响,“在改编经典的过程中,每一位导演都展现出自己的野心、主张。我们这一版采用了非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是吸引我再次走上戏剧舞台的动机。”

在伊莎贝拉·于佩尔看来,柳鲍芙是契诃夫刻画的所有女性角色里很耐人寻味的一位。“柳鲍芙”在俄文里的意思是“爱”,她在剧中既光明又忧伤、肤浅且痛苦,在诠释上有很多不同面向与多元的发挥空间。在“被时代抛弃的落后者”这个标签之外,伊莎贝拉·于佩尔赋予角色一种现代性的疏离和独立:她失去了樱桃园,也嘲讽着自己的荒诞。

值得一提的是,这版《樱桃园》中,导演用铁轨贯穿舞台,现代工业风的樱桃树如同金属森林,将阶级兴衰与时代变迁浓缩在舞台之上。并且还加入了现场乐队及演员演唱的音乐元素,极大增强了戏剧张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潘政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