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夏之交,宁波大学校园里,一条林荫小道成了很多师生日常的必经之路。道路两旁的樟树上,成群的白鹭筑巢繁殖,它们的排泄物常常冷不丁地从天而降,给过往师生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人们把这里戏称为“天使之路”,但有趣的是,宁波大学的师生们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做出了有趣的学术研究——通过数学模型,算出被白鹭排泄物“天屎”击中的概率,并得出了“55.4秒就能安全通过”的结论,研究严谨性和趣味性并存,让读者忍俊不禁。
每到春夏之际“天屎”来袭
“天使路”是宁波大学主校区的一条主干道,两侧樟树高大挺拔,生态环境优越,吸引了数百只白鹭在此栖息。每年4月至9月,白鹭筑巢繁殖,它们的排泄物频繁落下,给师生们带来不少困扰。路面腥臭、车辆需频繁冲洗,甚至连师生的衣物和雨伞都成了“天屎”的目标。尽管如此,师生们对这些“小家伙”却充满宽容和喜爱。
宁波大学校园里的白鹭
“白鹭爱来,说明我们学校生态好,这是好事。”宁波大学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吐槽不断,但“天使路”早已成为宁大师生心中的独特记忆。从被写进校园歌曲,到成为毕业留影的经典地标,这条小道承载了无数青春故事,关于“天屎”的段子,也成了校园论坛的热门话题。
宁波大学校园里的白鹭
用数学模型算出“中奖”概率
面对“天屎”的频繁袭击,宁波大学师生都做过有趣的研究。宁波大学机械学院周吕文老师写过一篇论文《被“天屎”击中的概率有多大?》,通过概率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详细分析了人在鸟屎区域被鸟屎击中的概率。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校园内的自然现象,也展示了数学和计算机模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能力。
论文截图
去年,宁波大学2021级物理专业本科生路集善也做了类似研究,通过数学建模,分析白鹭排泄物的分布规律并推导出公式,计算出被“天屎”击中的概率,“我运气特别好,每天走这条路却从未中招,但身边有同学屡次‘中奖’。”路集善说:“出于理科生的本能,我想研究明白这个‘中奖’的概率。”
起初,他和团队成员提出了“冰淇淋模型”,将白鹭排泄物的分布类比为随机掉落的冰淇淋。然而,这一模型在推导过程中被发现存在思维漏洞,理论与实际脱节。经过多次讨论和改进,他们最终完善了模型,加入了更多现实因素,如白鹭的活动范围、排泄频率以及行人的移动轨迹等,最终得出结论:若以55.4秒快速通过“天使路”,便可有效避开“天屎”攻击;若超过这个时间,被击中的概率将显著增加。
路集善
学术研究趣味与严谨并存
“任何一种理论模型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一次尝试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路集善说。他还将这一研究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联系起来,比如用统计物理解决教室找座位的难题。他将人群的分布类比为粒子的运动,推导出公式,并通过实地观察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
对于宁波大学的师生来说,“天使路”不仅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小道,更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尽管“天屎”带来不便,但大家普遍抱有宽容之心。学校后勤部门每天清洗路面,师生们则通过戴口罩、撑伞等方式应对。
“不体会一下‘屎到临头’的感觉,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一名学生开玩笑地说。如今,“天使路”不仅是校园生态的象征,也成为趣谈,展现了校园师生们的学术浪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