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红娘也要与时俱进!”退休副校长转型做公益红娘,带领41人团队免费促成350对良缘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4-13 19:06:13

“许老师好!一直念着您的牵线恩情,我和小赵定于5月16日晚备下答谢宴,诚邀您来参加!”看着手机上这条饱含感激的信息,许金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因牵线成功而收获的感谢,她已习以为常。

许金玉

在张家港,60岁的她从一名小学副校长转型为公益红娘,并成立了一支有着41名志愿者的公益红娘团。从2017年至今,短短几年,许金玉带领公益红娘团免费帮助350对年轻人觅得良缘。她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红娘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帮助年轻人牵线搭桥时,应更加注重彼此精神层面的契合!

“意外”牵线,开启公益红娘之路

2017年,许金玉从张家港市梁丰小学副校长岗位退居二线,原本打算安心养老的她,却因一次偶然的牵线经历改变了人生轨迹。

亲戚家的单身青年小陈(化名)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因“单亲家庭”“贷款买房”等标签,自嘲“条件太差,孤独终老算了”。许金玉却从中看到了偏见对年轻人的伤害:“他三观正、积极进取,才是最该被珍惜的品质。”

她主动牵线了一位书香门第的姑娘。初次见面时,女方父亲连珠炮般的提问让小陈“冒了一身汗”,但姑娘一句“我爸妈也是自力更生,我看重的是你一身正气”,让两人最终走到一起。如今,小夫妇的孩子已上幼儿园,一家其乐融融。这场“意外”让许金玉意识到:“年轻人缺的不是缘分,而是一座打破偏见的桥梁。”

正是这次经历,让许金玉萌生了做公益红娘的念头。“我当了半辈子老师,最看不得年轻人被偏见困住。”她说,教育是帮孩子推开世界的门,而婚姻偏见却像一堵墙,“我想用教育者的耐心,拆掉这些墙,给真心换真心的年轻人搭一座桥。”从那时起,她开始留意身边单身青年的故事,发现许多优秀的孩子因“标签”错失缘分,更坚定了她的决心:“既然一座桥能改变两个人,为什么不能帮更多人?”

不仅牵线搭桥,还包“售后”

从8人的微信群起步,到如今41人的专业团队,许金玉的公益红娘团以解决婚恋“疑难杂症”闻名。

从2017年至今,许金玉公益红娘团已免费帮助350对年轻人觅得良缘。“红娘不只是牵线搭桥,更要核实信息、调解矛盾。年轻人谈婚论嫁时,稍微遇到点小问题,到手的缘分可能就‘啪嗒!掉地上’。”

许金玉介绍道,张家港根据婚嫁习俗的不同分为南片和北片,“表面看两地习俗只是彩礼金额、婚礼流程略有差异,但实际操作中常因细节处理不当引发矛盾。”比如南片家庭习惯一次性送彩礼,而北片则讲究订婚时送一次,婚礼前再送一次。“其实总金额相差不大,但沟通不当,很容易引发误解。”

为化解这类矛盾,许金玉带领团队走访20多对南北联姻家庭,梳理出送彩礼等多个易冲突的细节。她发现,“很多争执源于信息差,双方都以为对方在故意刁难”。为此,她组织“南北婚俗大家谈”沙龙,开展“港城良缘大家谈”活动,邀请一对对佳偶与父母同台对话,避免类似矛盾发生。

年轻人更注重眼缘,红娘也要与时俱进

“我们是一支一直在学习的红娘团!”许金玉笑着说。面对新时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她和团队也在不断调整工作方式。

有些年轻人排斥相亲,认为这种方式“太传统”。许金玉耐心开导:“相亲只是一个认识人的渠道,不必有心理负担。”她发现,如今的年轻人更注重“眼缘”,而新时代的“门当户对”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匹配,更是精神层面的契合。

对于“生肖相克”等迷信观念,许金玉也积极引导大家理性看待:“十二生肖只是神话故事,不要让它成为幸福路上的绊脚石。”她举例说,许多离婚的夫妻当初属相“很合”,但最终仍分道扬镳;而一些所谓“相克”的夫妻,却过得幸福美满。“婚姻的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两个人的经营,而不是生肖的搭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