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价话题频上热搜,国际金价在两个多月内9次刷新历史高位。4月10日上午,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冲破3130美元/盎司大关,创5年来盘中最大涨幅。“黄金风暴”不仅搅动着全球金融市场,更悄然刷新着普通市民的消费逻辑与财富认知,记者为此探访了5位消费者,听他们讲述搭上“金价过山车”后的故事。
两代人对金饰品消费的偏好各有侧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薄云峰 摄
【故事一】老公坚持买金饰品庆“银婚”
受访人:王女士,女,50岁,国有企业财务总监
“我不理财,财不理我。”我和老公相识于1998年,2000年4月28日举行婚礼,办了30桌,今年正好是25周年银婚纪念。最近金价一直在高位波动,老公每天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金价。
两天前,老公突然带我来到河西一家金店说要给我惊喜,我劝他:“金价太高,没有必要。”觉得现在买黄金不是很理智。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家庭投资理财还是应该“稳”字当头。
今天金价又看涨,老公又提出买金饰品的想法。看他如此笃定,我也动心了:这次就听他一回。虽然金价目前每克960元,但金店商家也有克减促销优惠活动,结婚纪念日还是值得买点黄金饰品的,将来传承给孩子,也很有意义。
【故事二】每年买点金条投资赚超3倍
受访人:陈先生,男,43岁,国企员工
我之前买的股票基金基本都亏,但买的金条赚了3倍多!我购金迄今有十多年了,主要是一种习惯性投资,不太在意涨跌。刚开始入手金条时,价格差不多180元一克,当时金价从300多元一克的价位调整下来,周围不少人都觉得还会降。我个人感觉黄金是硬通货,降幅有限,于是果断下手,即便后来金价涨到600元也照常操作,也算是一种“自觉存款”,没想到现在获益不少。
【故事三】黄金加工出货量多了三倍
受访人:叶先生,男,46岁,黄金加工店老板
今年黄金涨势太明显了!有金饰品定制需求的顾客络绎不绝,商场黄金柜台或许有卖不动的情况,可在我这里出货量多了3倍。我们这里按国际金价走,只收设计费和手工费,比起大商场品牌首饰每克差不多便宜两三百元,一套首饰二三十克算起来能省下近万元。店里出的货还欢迎顾客拿去国检,金子重量、质量都是实打实的。
【故事四】有人典当金条套现50万尾款
受访人:倪先生 ,男,40岁,典当行经理
前两天刚来个老板客户,典当了517克黄金做资金周转,一次就34万多元,比贷款方便多了,完事后还能赎回。最近来昊易汇金典当变现的顾客还蛮多的。金价涨了以后,还有不少大爷大妈也来,并非急着用钱,就是纯粹把旧首饰变现。前些天金价冲高,凌晨4点就有人排队。有人抵押200克金条套现50万支付购房尾款。有数据显示,最近一段时间,本地典当行黄金业务量同比激增两倍。
【故事五】花10万元买一对钻石婚戒
受访人:吕小姐,女,29岁,金融城写字楼白领
我和老公喜欢钻戒,结婚时都没有购买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近一段时间,金价持续上涨,我和老公王先生开始关注起金价的动态。
我们DIY(手作)了200多份结婚喜糖,每一份喜糖的外包装上都有手绘的卡通头像和签名。很多同事们看到都说“喜糖萌萌哒,很有时尚感”。
我俩在婚前做过财务调研,发现花几十万摆酒席办婚宴,还不如买房子、买汽车来得实惠。听了我们想法,父母都很支持。我们没买“三金”,而是花了10万元买了一对钻戒,钻石恒久远,寓意长相守。
如果让我选购金饰品,我还是喜欢克数重的,沉甸甸地戴在身上,才有感觉。
专家提醒:“搭车”需综合考量这些因素
知名投资专家、网经社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金价过山车”,投资者需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搭车”及何时“搭车”。
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投资期限较短,可能不太适合此时“搭车”,因为金价波动剧烈,短期难以准确预测,容易造成损失,但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有长期投资规划且希望资产保值增值,那么可以考虑“搭车”。当前美国“对等关税”生效,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避险情绪升温,黄金的避险属性使其具有投资价值,且黄金ETF资金大量流入,也显示市场对黄金的看好。
另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呈现“消费属性”与“金融属性”博弈的特点:大妈们相信“黄金永远值钱”,而年轻群体更关注短期波动。
郭涛认为,对于搭车时机,短期投资者可在金价出现明显企稳信号,如连续多日价格波动较小且有上涨迹象,同时消息面相对稳定或有利时,少量买入,设好止盈止损。长期投资者则可采用分批买入策略,不必追求最低点,当金价回调一定幅度,如较前期高点下跌10% - 15%左右时,开始逐步买入,通过长期持有来平抑短期波动,获取长期收益,同时持续关注全球经济、贸易政策等因素对金价的影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薄云峰 陈哲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