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春暖花开的溧阳南部山区,随着身穿礼服的喊山队喊响“醒山罗……”,全场合颂“茶山醒来,茶芽萌发……”;“天目湖韵”2025年江苏省首届礼茶民俗展演暨“农担杯”苏韵十三特色名茶品鉴活动,在天目湖龙鑫农业生态园茶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此项活动是实际行动践行“三茶统筹”战略理念,为江苏茶文化掀开崭新篇章。
此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主办,“苏韵十三”江苏茶文化推广中心联合溧阳市天目湖龙鑫农业生态园共同承办,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冠名,旨在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谱写‘天目茶韵’新篇章。据了解,作为中国著名茶乡,溧阳现有茶园7.2万亩,茶叶年产值超16亿元。其中较早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天目湖白茶,成为畅销全国的“网红”产品。近年来,面对茶叶市场的波动,该市积极探索天目湖白茶高质量发展,致力让茶叶这个农业优势产业,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承办这次活动的溧阳市天目湖龙鑫农业生态园黎顺庚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尝试,让茶文化魅力真正融进大众生活,也为促进天目湖白茶高质量发展,真正的茶旅融合积累经验。
在活动开幕式上,江苏省茶叶协会会长管永祥、江苏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张洪宝分别致辞。管永祥表示,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溧阳通过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示范。省茶协将鼓励茶企开展多元化经营,推动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张洪宝表示,“三茶统筹”的理念就是以文化为魂、产业为体、科技为翼,让传统与未来交响,让生态与经济共赢。期待大家携手同行,以一杯茶的温度传递文化的力量,以一片叶的耕耘书写乡村振兴的答卷,共同谱写天目茶韵的时代新篇。
活动在鼓乐齐鸣声中进行,分别展开礼茶民俗展演、祈福茶人、茶文艺表演、茶席展示和来宾与游客品鉴特色茗茶等系列内容。
其中,茶席展示环节尤为引人注目。本次茶席展示环节共有30个特色茶席,这些茶席由“苏韵十三”江苏省茶文化推广中心在江苏各地的主任推荐,具有鲜明的当地特色文化。每个茶席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展示了不同地区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场,来自“苏韵十三”江苏省茶文化(高邮)推广中心主任陈娟推荐的“高邮湖光,茶韵初绽放”茶席,充分展现了高邮独特的水乡茶韵和民俗风情,让与会者仿佛置身于高邮湖畔,感受着茶香与水乡气息的完美融合。
来自江苏省(江阴)茶文化推广中心主任谢金梅带来的“春日花语·玫瑰花茶”茶席,以花入茶,让与会者在品茶的同时,仿佛与春天来了一场浪漫的拥抱。
来自“苏韵十三”江苏茶文化(镇江)推广中心主任窦艺嘉举荐的代表镇江现代茶文化的娄巷“墨麒台”茶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现代感十足的茶艺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现代茶艺师王维霆通过巧妙的茶席布局和创新的茶艺手法,将镇江的现代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刘胡玲(江苏省茶文化扬州推广中心选送)所设计的茶席《魁星点雪渡广陵》,以扬州特色茶品“魁龙珠”为核心,融合非遗宋代点茶技艺与扬州茶俗文化符号的创新设计,既保留传统点茶仪式感,又凸品魁龙珠的独特风味与地域美学,茶筅起落间,扬州运河的波光、盐商的雅宴、文人的诗心皆在益中复活,恰似一场“以茶为媒”的城市文明重述。
此外,江苏茶文化推广中心(泰州)主任杨树霞选送的来自北馆茶书房“青瓷·春踪”茶席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天青色等烟雨,而泰州在等你”的一次完美表达。
在茶席展示环节中,30位茶艺师共同冲泡以地产白茶鲜叶为原料的“黑金白茶”,展示了她们高超的冲泡技巧和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其中,江苏省茶叶协会侍茶官从蕾带来的“天目山色,茗香远扬”茶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冲泡了本次活动指定冲泡的“黑金白茶”,也赢得了现场观众对这一特色茶叶的好评。
经过现场专家、江苏省茶叶协会秘书长唐锁海,以及非遗宋代点茶大师宋联可与观众共同评选,本届活动的“最美茶席”和“创意茶席”结果出炉。他们是来自镇江的窦艺嘉、倪汉燕(江苏茶文化苏州推广中心选送)、刘胡玲(江苏省茶文化扬州推广中心选送)、谢金梅、杨苏霞。她们的茶席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而且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动作优雅流畅,充分展现了茶艺师的风采和茶文化的魅力。
整个茶席展示环节为茶文化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也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平台。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观众深入领略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增强了对茶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本次“天目湖韵”暨“农担杯”苏韵十三特色名茶品鉴活动,不仅是一场茶文化的盛宴,更是对“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推动江苏茶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新江北全媒体记者 于潇潇 通讯员 黎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