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项目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25-03-20 09:37:14

新一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工程名单近日公布,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项目入选。该项目通过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超低能耗技术和多种绿色智慧技术,建设绿色、智慧、健康的高品质住宅。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经科技部批准、住建部认定,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优秀住宅小区金奖获奖项目在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表现突出,代表着国内住宅建设的先进水平。

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项目位于定淮门长江隧道口东北侧,建设过程中集成应用装配式建筑和绿色节能技术,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其中,3号楼是江苏省首批装配式组合结构的居住建筑,12号楼社区服务中心是已认证的木结构零碳建筑。

装配式设计建造,预制装配率超90%。项目高层住宅结构均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3号楼采用装配式钢框架+现浇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预制装配率超80%;12号楼社区服务中心采用装配式木结构,预制装配率超90%。

除主体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所有建筑均采用了装配式成品内外墙围护系统。所有住宅均采用装配式内装技术,实现结构部分与设备管线的分离,精装修率达100%。

装配式组合结构,打造智慧住宅。3号楼是装配式组合结构的居住建筑,采用装配式组合结构建造方法,可根据住户需求,将8种基本户型单元模块进行组合。例如需要13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就可以把两套65平方米的进行拼接,实现小户型拆装组合成一个大户型。

3号楼以“智慧树”为理念,主体结构就如同树干,其核心筒、外立面、布线接口方式、能源利用方式、智慧管网系统等做了最大化的集成,打造具有前沿性和示范性的智慧住宅。

超低能耗技术集成,年发电26.9万度。项目把建筑立面造型与超低能耗技术有机结合,将建筑立面与建筑遮阳、太阳能光伏构件一体化设计,形成集通风、采光、遮阳、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性能建筑表皮系统。3号楼南立面共建有348片光伏玻璃,一年可发电量2万多度。

12号楼社区中心以“能量山”为设计理念,采用木结构、光伏发电系统和被动式设计,项目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为279.8kWP(千瓦峰值),年发电量可达26.9万度,折合二氧化碳减排约274.4吨/年,在全生命期内可实现零能耗和零碳排放。

来源南京建设江北建设

通讯员 展晶 新江北记者 杨彩红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