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700米长的老街,为何能成为“全国城市更新样板案例”?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3-05 16:00:46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中国城市学会副会长周岚,在首场“委员通道”采访中,列举了全国一批城市更新样板案例,扬州仁丰里古街巷名列其中。这条地处古城的小街巷,如何在更新后焕发出新活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特色小店

扬州地方文化专家介绍,仁丰里为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这条700米长的老街,是唐代扬州老城里坊制格局的遗存。从地图上看,仁丰里的格局颇似鱼形,将“仁丰里”三字逆时针90º便可看出,“仁”似鱼头,“丰”似鱼骨,“里”似鱼尾。从地形上看,仁丰里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鱼骨巷。仁丰里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其两侧则东西向整齐排列着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等数条小巷,似根根鱼刺。这里汇集了十几处隋唐至明清的文博遗址,有纪念宋代岳飞而改名的旌忠寺;有乾嘉经学泰斗阮元的住宅和家庙;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两传胪”的科举佳话;有与文选编撰有关的文选楼、曹李巷等。

扬州这条小巷看点多、底蕴足,已然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街巷。仁丰里的“出彩”,是政府、百姓、市场三方携手共建的结果。修旧如旧的老建筑,吸引了众多年轻创客,鳞次栉比的非遗工作室,为老城增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走在小巷中,恬菡小筑民宿、充满年代记忆的文宝发屋、作为小巷纪念的半根电线杆、随处可见的非遗工作室,记录着街区在城市更新中的变化,既保留原有肌理容貌,又加以创新融入商业开发。

创客空间

仁丰里所属的广陵区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不搞大拆大建,只做绣花功夫,坚持“微更新”理念。针对街区内大量破旧老宅闲置的现状,街区尝试统一租用后再活化利用,将其打造成公共文化空间,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街区的改造。经过近十年微更新,仁丰里不仅保留了原住民,还融入有限度的商业开发,引进文化空间、特色民宿。据悉,这里近三分之二都成了可视可见的文化空间,雕版印刷、古琴传习、书法雕刻、装帧剪纸、编绳锔瓷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都在这里展现着新活力。目前,仁丰里共有数十家文化空间,其中青年创客达60%以上,涵盖20多种文化业态。

记者了解到,这里定期开展“雕版印刷”体验课,帮助广大青少年感受到“雕版印刷”这项传统艺术的魅力。青乐匠心琴苑,集斫琴工艺、古琴制作、琴筝展示、文化交流等众多功能为一体,定期为青少年开设《古琴音乐赏析》《古琴文化传承》等公益公开课。青衫布艺空间,包含了布艺、文创、香囊等传统工艺在内的新文化空间,致力于青少年匠心培育与传承,定期组织开展青衫布艺空间。青衿木艺学社,青年设计师在制造精美木制文化产品的同时,还精心打造以“鲁班小课堂”为代表的特色非遗体验课程。

用心创作

仁丰里让游客“挪不动脚步”,买一块“扬州井盖”冰箱贴、盖一幅“五亭桥”套色章、收藏一座“文昌阁”微缩模型、定制一只“扬州园林”咖啡杯……“文创产品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街区营销方式。”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仁丰里一系列的文创产品,不仅为古城旅游市场增添了丰富色彩,更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与文化软实力。

通讯员 朱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