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湖南怀化的理发师晓华因“听得懂话”的理发技术和亲民价格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带火怀化文旅市场,拉动当地消费稳步增长。被称为“人民理发师”的她,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排队剪发,还受邀成为今年央视春晚的“特邀发型师”,将理发店开进春晚后台。
“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
不推销、不办卡、让顾客“笑着走出去的理发店”,南京江北也有。位于江北新区盘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隔壁,一间名为“沙宣发型”的小店,没有华丽的招牌,也没有显赫的位置,小店数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头”等大事,在细水长流中默默书写着寻常而又鲜活的光阴故事。
“一单生意交一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魅力十足……”有别于其他理发店密密麻麻的价目表,“沙宣发型”吧台边只贴了一张“手艺人”文字海报,真诚地表达着质朴的服务理念。小店主打一个极简风,连店招都还保留着十多年前加盟的品牌连锁店名字,就像一个老友,静静地伫立在街角,等待着每一位渴望回归的旅人。
男士洗剪吹25元、女士30元、染烫158元起,没有按摩、办卡等营销,在店主的观念里,真正实在、良心的理发店,是不需要靠一张预付卡拴住客户的。虽说经历过连锁发展时代,“沙宣发型”依旧维持单店小本经营模式。
与盘城的不解之缘
这间小店的店主詹正萍来自六合区金牛湖街道,最初是为了生计学的理发这门手艺。初入行的詹正萍从洗头开始学起,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磨炼,逐步掌握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染发、烫发、剪发、造型设计等操作手法。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江北,詹正萍发现大学附近个体经营的商业机会,她被这里朝气蓬勃的氛围感染,于是租下一间门面,决定扎根在此,正式开启创业之旅。
詹正萍秉持平价惠民原则,因诚信经营、技艺精湛,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在周边家喻户晓。“那时候没有预约的概念,顾客来了就要给他们剪,有时候饭吃到一半就要立马放下碗筷,高峰期时一天要站上十几个小时。”詹正萍表示,自己当老板,意味着要承担更多责任,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炼了她的技术。从2003年试水经营,到2015年搬迁盘城新街,她积累的回头客数以千计,还带出了20多个学徒,帮助他们用劳动技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成为居民“宝藏打卡地”
“老板是个热心肠,除了理发烫发,我们平时也喜欢来店里聊天,有落下的东西,她都帮忙原封不动地保管好。”让人感到踏实、放心是大多数顾客对詹正萍的评价。在稳定老顾客的同时,小店又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客户,以蓬勃的姿态不断蜕变,成为众多新老居民日常消费的“宝藏打卡地”。
“老板手艺好,价格实惠,我们搬多远都爱回来找她理发。”伴随着细碎的头发落地,半个小时不到,在吹风机氤氲出的暖意中,一个干净清爽的发型新鲜出炉,专程从浦口高新区过来的顾客张女士对新造型表示很满意。她说,自己不是没去过“高档”理发店,不是价格太贵,就是流动率太高,太折腾了,“还是这里好呀,我们就认定小詹,把头发交给她,一百个放心!”
“我们没做过推广,顾客觉得好,自然而然就会再来。”没有复杂的沟通话术,詹正萍只用实实在在的手艺满足顾客的需求。她的拿手绝活是烫发、剪发,只要看一眼顾客给的图片,就能做到99%还原,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功底和娴熟的技艺,“还有一些顾客不善于表达,我都会细致沟通,去挖掘他们心中真正想要的发型。”詹正萍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即使再累,面对顾客也保持最好的状态。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周边人流量不断攀升,同行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对于“流量”,詹正萍表示毫不担心,和每一个努力生活、奋力打拼的人一样,她用诚实的劳动在这个时代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店点亮了热腾腾的城市烟火气,詹正萍亦从来往的顾客里,得到了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新江北记者 韩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