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兰乡,诗意棠棣,一群大学生寒假一头扎进这里,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2-18 13:14:37

兰花自古就以其馨香、高洁为人钟爱。“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棠棣村,有“千年兰乡”之称,声名远播。而村名棠棣,亦充满诗意和美好寓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2月18日从扬州大学获悉,寒假,扬大数学科学学院“千万工程”国情观察实践团队七名成员,来到秀美的棠棣村实地调研。

现场访谈

‌     棠棣(音táng dì)‌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汉语词汇。它是‌植物名,蔷薇科樱属常绿落叶灌木,俗称“山樱桃”;它是‌花名,春末盛开,白色或粉色;此外,棠棣的文学寓意为年轻、乐观、温和、闲雅,还有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友爱之意。著名的《棠棣之花》,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五幕历史话剧,改编自战国时期义士聂政刺杀韩国丞相侠累的故事‌,体现了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棠棣之花》在抗日战争期间上演,引起巨大反响。许多有志青年看完戏后,毅然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慷慨赴死。这部剧不仅是对兄弟情义的颂扬,也是对国家大义的呼唤,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琳琅满目

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是底色。记者采访了解到,实践团队成员走村入户,从村民们的一字一句中,了解棠棣人与兰花的深厚联系。在千年兰乡,村民们祖祖辈辈都与兰花打交道,兰花在棠棣村民心中,不仅仅是养家的植株,更是家乡的精神象征。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的实施与深入,这朵“兰花”开放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绚烂花朵。小小兰花,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棠棣村,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极大改善了棠棣村的村居环境,当地还借助数字化技术,让兰花种植更加科学,销售之路更加顺畅。棠棣村抓住机遇,加快兰花种植产业的迭代升级,以其传承千年的兰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旅游业。

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核心。团队成员参观漓渚兰文化特色新春集市。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大至衣服、鞋帽,小至香囊、非遗扇面,更有各种端庄清雅、幽香四溢的兰花盆景,无不展现出深厚的兰文化底蕴,透露出当地对兰文化传承及振兴工作的重视。

四季芬芳

从江苏到浙江,历时20余天,跨越数百公里,走访几十户人家,由兰花种植产业到兰文化传承创新,团队成员体会到“千万工程”在棠棣村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参观走访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工程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团队负责人金思琪表示,团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关注乡村振兴的最新动态,结合自己的专业,贡献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看到数科院学子进行这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我觉得校歌中‘来绩无穷’和‘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似乎就在眼前。为同学们点赞。”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延安老师点评说。通讯员 李志翔 金劭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