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情深,以戏述史!苏州吴江桃源镇“行走的红色思政课”第二课《我送亲人过大江》精彩呈现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2-14 16:05:02

“今天,我们要排练的红色思政第二课是以渡江战役时的原型事迹所改编,大家可以在演绎中感受浓浓的军民鱼水情。”2024年,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以戏述史”行走的红色思政课,推出根据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改编排演的情景剧《秘密联络站》,在学生演、学生看、学生悟的过程中,起到了戏剧塑形、思政润心的传播效果。今年2月13日,扬子晚报与桃源镇人民政府以“江畔情深 以戏述史”为主题,开展情景剧《我送亲人过大江》排演,生动的演绎,仿佛令人穿越时空,将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娓娓道来。

当天下午1点,活动在铜罗小学准时开展,来自桃源小学和铜罗小学的“小戏骨”们正认真聆听着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殷华林介绍《我送亲人过大江》的故事背景。“相信大家都在位于桃源镇的吴江党史馆看到过这个事迹,主人公是吴江女杰之一颜红英。1949年4月,年仅19岁的颜红英,冒着枪林弹雨,和爸爸、妹妹在长江北岸摇船将解放军送到南岸。”殷华林教授介绍,这次情景剧排演,便是要再现颜红英奋力摇船送亲人的动人一幕。

“大家在舞台上的声音一定要洪亮,要把声音一下子送到远处去。”殷华林教授细致入微地讲解各种表演技巧,从如何控制面部微表情,到怎样通过肢体动作增强表现力,都一一进行拆解分析。“小戏骨”们手捧剧本,沉浸其中反复研读,迫不及待地想在舞台上展现出角色的独特魅力。

在殷华林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来自桃源小学和铜罗小学的两组“小戏骨”分别登台,将剧本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表演。从最初的羞涩与紧张,到后来逐渐放开,全身心投入角色,“小戏骨”们开始懂得用眼神传递情感,用肢体语言展现角色心境,台词也愈发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真实的历史故事在他们的演绎下变得鲜活起来,扣人心弦的情节与细腻的情感跃然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热血激昂的年代,深刻感受到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伟大力量。

“在排练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渡江战役时期,那些站在革命最前线的无名英雄们以及无数战士冲锋陷阵、英勇无畏的精神。”来自桃源小学五(2)班的张晨曦表示,今后将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激励自己不断成长,用实际行动彰显担当。

桃源镇党委委员陆艳表示,《我送亲人过大江》承载着珍贵的红色记忆,传承着先辈的伟大精神。青少年们的精彩演绎,将那段历史中的热血与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将继续在全镇开展“以戏述史”行走的红色思政课第二课,以戏剧为媒介,让红色精神在舞台上熠熠生辉,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吕孙涵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