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97岁老教师发现儿子资助一位女孩的“秘密”后,临终前留下特殊遗嘱
来源:紫牛新闻
2025-02-11 21:14:18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田甜,明天你要开学了,爷爷叮嘱我,要在开学前,亲手把钱送到你手里。”2月11日,在徐州铜山区茅村镇屯里村的一处农家院里,铜山税务局汉王分局职工张扬,郑重地将一万元现金交到女孩田甜(化名)手里。这一段持续了7年的暖心故事,仍在继续上演……2018年,张扬到茅村中学拜访同学时,偶然得知了女孩田甜因家境原因,即将失学。他当即决定资助女孩。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仅负担了女孩全部学费、生活费,还成了女孩“家里的叔叔”,田甜在他鼓励下,顺利完成了初高中学业,并在2024年考上了大学。去年,张扬的父亲去世,特意留下遗嘱,给女孩留下一笔资助款,并嘱咐张扬要继续完成自己的承诺。

听到女孩要辍学 ,他急坏了

这一段暖心的故事,是从一次偶然的拜访开始的。

2018年时,张扬是铜山区茅村税务分局职工,一次,他到当地茅村中学看望当老师的同学。彼此闲聊中,同学讲起了近期班上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正准备辍学外出打工。

张扬得知,女孩名叫田甜,当时只有12岁。田甜父母在她两岁时离异,父亲随后离家失联,母亲改嫁,她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然而,爷爷得过脑梗,丧失了劳动能力,奶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却要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一家人的全部收入来源,只能靠着3亩多地。迫于家庭经济压力,田甜在开学后不久,就跟班主任提出了退学想法,老师当时正在做她的思想工作。

听了同学的介绍,张扬一下子急了,“孩子这么小,怎么能放弃学业呢!”他当即表示,自己要承担孩子今后的各项费用。在同学的牵线下,当天,张扬就赶到了田甜家里,劝说女孩不要有思想包袱,放弃退学想法。“我第一次到田甜家,就看到满屋子没有一件像样家具,但是墙上却贴满了各种奖状,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张扬告诉记者,从那时开始,他就下定决定,一定不会让田甜因为经济原因,中断自己的学业。

张扬到田甜家里探望,一起包饺子

7年来,他一直默默资助

与田甜结对帮扶后,每到开学季,张扬就来到学校,为孩子缴纳书本费等各项费用。随后每个月里,他给孩子送来了500元生活费,为了不打扰田甜学习,他把钱直接交给了班主任,请他帮自己按时转交。

资助了一段时间,张扬发现田甜生活节俭,但对爷爷奶奶特别孝顺。在学校里,她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却总想着给爷爷奶奶买些东西,每周住校回家,田甜总会带一些牛奶、水果回来。这些水果大部分是学校午餐配发的,田甜自己舍不得吃,全部攒起来带回家。

为了让孩子营养跟上,张扬开始定期到田甜家里看望,每次他都在车里装上牛奶、成箱水果、肉品。中秋、春节到来时,张扬就像走亲戚一样,来到田甜家里,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她添置新衣新鞋,并以“过节费”的名义,每次都给田甜爷爷奶奶留下2000元。

张扬到学校看望田甜

在张扬的帮助下,田甜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中考结束后,田甜成了班级里为数不多考上四星级高中的学生。

进入到高中阶段,由于学业压力增加,田甜的心理负担加重。高一时,田甜第一次给张扬写信,透露了自己的烦恼。张扬察觉到孩子情绪上的变化,他赶到了学校,与孩子谈心。随后的三年里,田甜一直通过书信,跟张扬诉说自己的心事,而张扬则根据孩子的信,准备着跟孩子见面的谈心内容。高考前夕,张扬从班主任处得知,女孩因为思想压力过大,在宿舍独自流泪。张扬得知后,赶到学校以家长身份,参加了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用这样的方式耐心开解她。整个高三下学期,田甜一遇到心事,张扬就马上赶到学校,有一次,他还专门带了心理咨询师,帮助田甜排遣情绪。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田甜顺利考上了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田甜给张扬写的信

老父亲去世时,叮嘱他要信守承诺

田甜考上大学后,第一时间就给张扬报喜。张扬非常高兴,随后精心置办起“入学礼物”,他给田甜准备了各种学习用品,并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2018年张扬与田甜结对帮扶时,他就跟同学许下了承诺:只要孩子还在上学,他就会一直资助下去。田甜入学后,张扬就一直鼓励她,要继续努力,只要有可能,要一直深造,学下去。

张扬与田甜结对帮扶,原本很少有人知道。去年,张扬的父亲偶然得知了此事,他大大表扬了一下张扬,不过老人也嘱咐,一定要信守承诺,呵护孩子一路向前。

张扬研究招生计划,关心田甜的志愿填报

张扬的父亲是一名老教师,从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任教,后来,老人家回到了老家徐州,又在当地的铜山中学担任老师,一直到退休。

去年9月份,张父因病去世,张扬当时在外地出差,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回到家后,他发现父亲在手机上给他留下一段语音,除了交代身后事,父亲特意提到了田甜。他说:“尽管我没见过你资助的这个孩子,但我非常欣慰,我去世后,从积蓄中拿出一万元钱,要在开学前替我转交给田甜同学,算我的一点心意。你要信守承诺,对她的学业一直资助下去。”

“父亲只是偶然听说我资助了一个学生,我没想到老人家一直放在心上”,张扬告诉记者,父亲去世时,已经97岁高龄,因为身体原因,老人一直没见过孩子,他听到父亲的这段语音,当时泪流满面,“原本我把资助的事,作为自己许下的承诺,现在我才感觉到这份承诺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紫牛新闻记者|马志亚

编辑|宋世锋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