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新春佳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喜庆的年味在大街小巷中愈发浓厚。由“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策划推出的“银龄拍拍乐”《年味来了》线上作品征集活动获得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截至目前,我们已陆续收到数百份饱含深情与创意的作品投稿。
2024年12月4日,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蛇年,中国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今日亮相的正是一组聚焦年俗主题的精彩照片和视频,它们宛如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春节传统习俗的大门。
在这些作品里,寓意吉祥的福字与春联,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祈愿;缤纷夺目的年花与烟花,勾勒出节日的绚丽色彩;腌腊肉、蒸馒头的忙碌场景,满是烟火气与家的温暖;划旱船、吹糖人等传统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展现着民俗的独特魅力。每一幅作品都鲜活地展现了春节的独特韵味,勾起了大家对春节传统习俗的深厚情感与珍贵回忆。春节的习俗,您还记得多少,又坚守着哪些呢?新春将至,您打算参加哪些年俗活动呢?
写福字:笔墨间晕染新春祝福
写福字,是春节里一项极具仪式感的活动。瞧,书法家铺开红纸,饱蘸墨汁,一笔一划,郑重地提笔写下“福”字。这小小的方块字,蕴含着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老人们手里拿好福字,脸上笑意盈盈。妈妈领着女儿,带着福字欢快赶回家,仿佛把满满的福气也一并带回了家。
贴春联:红纸上书写新春祈愿
红彤彤的春联,无疑是春节的标志性符号。上联下联对仗工整,横批更是画龙点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展望。看这张图片,妈妈带着孩子,将刚写好的春联晾晒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静等待笔墨干透,随后一家人欢欢喜喜拿回家,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浓郁的喜庆氛围。
买年花:繁花间簇拥新春生机
新春佳节,不少家庭都热衷于购置年花,为家中注入满满生机与活力。瞧那银柳,色彩艳丽夺目,银芽串串,寓意着招财进宝;还有红豆,颗颗饱满圆润,红红火火,象征着日子兴旺发达。
放烟花:夜空中绽放新春绮梦
烟花,向来是过年不可或缺的元素。当夜幕降临,一家人相伴来到空旷之地,小心翼翼点燃烟花。刹那间,绚丽的烟火在夜空中绚烂绽放,如梦如幻,瞬间点燃人们心中的喜悦与希望。图片中的孩子,手里紧紧握着一根烟花棒,眼中满是纯真与惊喜,尽情享受这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烟花的光芒映照在孩子脸上,想必这就是大人眼中新春最美的画面。
杀年猪:乡村里洋溢新春热闹
在一些乡村地区,杀年猪依旧保留着那份传统的热闹劲儿。杀年猪的日子,就像一场盛大的乡村聚会,邻里乡亲纷纷赶来帮忙,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忙着烧水,有的精心准备工具,还有的合力帮忙抓猪。现场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腌腊肉:晾晒间弥漫新春风味
新鲜的猪肉经过精心腌制后,被高高悬挂在通风处晾晒,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逐渐变成美味的腊肉。腌制好的腊肉色泽红亮诱人,香气扑鼻,是春节餐桌上一道独具风味的美食。
蒸馒头:热气中升腾新春希望
在不少地方,蒸馒头可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从发面那一刻起,满满的仪式感便扑面而来。看着面团在温暖的环境中慢慢膨胀,仿佛看到新年的希望也在蓬勃生长。蒸馒头寓意着“蒸蒸日上”,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当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出锅,丰收的喜悦瞬间弥漫开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尽情感受着新年的温暖与幸福。
吹糖人:指尖上舞动新春童趣
糖画、吹糖人这类非遗美食,总能成功吸引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视频里,非遗师傅技艺娴熟,只见他将一小团糖浆巧妙捏成空心,还耐心教孩子们吹气,让孩子们参与到吹糖人的制作中,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师傅再通过手指的巧妙捏塑,眨眼间,糖浆就变成了一条萌萌的“小蛇”。孩子紧紧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眼中满是惊叹与期待。
划旱船:表演中传递新春欢乐
划旱船是农村春节里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服饰,精心装扮后闪亮登场。他们手持船桨,模拟划船动作,步伐轻盈且富有节奏感。船身随着表演者的动作轻轻摇摆,整个表演诙谐有趣,为节日增添了无尽欢乐氛围。
逛灯会:灯影中邂逅新春盛会
逛灯会,是春节期间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灯会现场灯火辉煌,前来逛灯会的人群络绎不绝。一盏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交相辉映,宛如一片璀璨的灯海,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人们穿梭其中,其乐融融。
快来参与乐拍活动,用镜头分享年味!
随着“银龄拍拍乐”活动的持续进行,相信会有更多精彩的作品涌现,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温情的春节画卷。此次征集活动将持续开放至2025年2月14日,欢迎大家继续踊跃参与,用镜头记录下属于您的独特年味,一同分享这份新春的喜悦与温暖 。
我们期待收到高质量的照片,请确保提交的照片为高清原图,JPG格式电子文件,可进行适度的艺术处理,不得添加LOGO水印、修饰性边框。我们更期待您的短视频作品,应为MP4格式,画面比例固定为16:9(横屏),时长控制在2分钟以内,分辨率不低于1080P,内容可作适当调色,但请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素材,不得有作者姓名、昵称或logo标识水印。
中老年朋友们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号“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发送留言至后台投稿,也可以将作品及相关信息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328022155@qq.com。发送作品的时候记得按照规定的格式:投稿作品(照片/视频)+投稿人姓名+联系电话+200字作品说明。只要您投稿,均可获得由《扬子晚报》颁发的活动电子证书作为纪念。
活动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视觉编辑及资深媒体人将精选投稿作品在紫牛新闻APP上的银龄学堂频道进行集中展示,并会在官方微信号“扬子晚报银龄数智生活学堂”上启动公众投票环节。获得投票前三名的作品不仅有机会在《扬子晚报》上刊登,还能额外收到一份精心准备的老年关爱礼包,内含实用礼品和服务优惠券等惊喜好礼,为您的新年增添更多欢乐。特别提醒,为了让更多人有获奖机会,同一位作者在同一类别下的获奖次数仅限一次。但如果您同时提交了照片和视频两类作品,则有机会分别获奖。
您眼里的春节是什么模样?快来参与,让我们一起用镜头定格那些温暖的瞬间,将这份浓浓的“年味”传递得更远、更广!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025-58681139联系我们。
以上照片来自投稿人:王红胜、微信名“包包”、微信名“老常很忙”、微信名“Myq”、微信名“周星星”
统筹:任赛丰
美编:王刚强
文字:邵怡 黄彦文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