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调解组织和社会公众查询、使用、学习、研究。南京栖霞法院法官指导社区化解小区充电车棚起火引发的纠纷,首批入选多元解纷案例库。
某小区电动自行车车棚突发火灾,造成25辆电动自行车、1辆燃油摩托车及1辆自行车不同程度烧损。该火灾事故发生后,引发事故的电动自行车车主杨某拒绝出面解决赔偿问题,20多户受损业主情绪异常激动,要求物业公司及社区居委会赔付。
社区在化解过程中,认为纠纷涉及人数较多、法律关系复杂,于是联系对接法官指导调解。法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查看现场情况,了解火灾事故调查认定书等相关材料,首先对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提出处理的方式方法,督促和协助引发事故的杨某联系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家或生产厂家,报告相关情况,要求派人到现场查看电动自行车火灾原因及受损情况,并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书发表意见。根据火灾事故调查认定书判定情况,起火部位为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组,事故因其故障爆炸起火所致;
其次,向受损业主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安抚受损业主情绪。社区及物业公司随即召集各方当事人,并引导受损业主准备毁损车辆的购买凭证等相关材料,交由社区统一登记保存,并将相关业主受损票据交由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确认;接着,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鉴定,认可了事故发生原因,根据受损业主所提供的材料,与受损业主一一协商,确定了最终的赔付方案,逐一赔付。
经过法官的专业指导和社区协调配合,事故各方初步达成解决方案,法官对赔付方案进行跟踪督促,并对部分存在争议的履行方式、违约情形等法律问题进行解答,最终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投保的保险公司对各受损业主进行了理赔,该起纠纷圆满解决。
此次系列纠纷涉及多个争议焦点:一是业主损失如何计算;二是火灾的法律责任人如何确定;三是各业主提出的赔偿是否有法律依据。另外,还涉及多种民事法律关系,既有引发火灾电瓶车所有人与受损业主之间的直接侵权责任纠纷,也有电瓶车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而应承担的产品责任纠纷,同时还涉及到充电桩单位的管理责任,法律关系相对复杂。对此类纠纷,有必要由法官加强对社区调解的指导。本案中,法官先行梳理了各种法律关系,并指导物业公司和社区联系厂家,确认事故发生原因,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调解方案,最终使得各受损业主获得理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栖研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