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差异化的体育公园。”1月11日,苏州市政协委员、迈橙体育发展(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对于户外体育场地的需求量稳步上升,苏州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建议加快推进、鼓励全市各地特色体育主题公园建设,不断丰富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市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张伟从事是体育行业多年,所以带来的提案也跟体育运动息息相关,前期也调研了很多体育公园。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苏州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34237个,其中室外体育场地24622个,室内体育场地9615个,已建成各类体育公园(广场)120多个,健身步道超过5200公里。苏州市体育场地总面积5048.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91平方米,这一数据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处于较高水平。
但是,张伟认为,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利用率不均。”目前,苏州的公共公园以景观游览为主,一些公共公园设施在功能定位上存在模糊或重叠的情况。其利用率的比例差异或高达9比1,这限制了市民的健身选择,无法充分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对此,张伟建议,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和不同形式,打破同质化并建设不同主题的户外场地公园,来提升苏州公共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率,“比如古城文化的休闲公园,现代化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场地公园,如马拉松公园、攀岩公园等,这些公园可以配备先进的运动设施,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吸引年轻人和体育爱好者,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健身选择。”
他认为,通过打造户外运动主题公园,将苏州的体育、旅游、文化、科技相融合,引入更多更具国际化的户外运动赛事和项目,打造全域、全年龄段、全层次的户外运动基地,不仅可以带动户外运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还能形成产业集聚,让户外运动成为苏州的“吸铁石”,从而可以吸纳更多更具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进驻苏州,共同为苏州的美好明天做贡献。
统筹 薛马义
2025年苏州市两会扬子晚报全媒体报道组:於苏云
拍摄:陈金刚
剪辑:李志远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