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换乘王”7号线28日全线通车 首日连续多趟座无虚席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28 21:44:18

12月28日13时30分,南京地铁7号线中段开通初期运营,全线实现贯通运营。至此,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由近473公里增加至近484公里,车站总数由226座增加至234座。开通首日,记者探访发现,前来“尝鲜”的市民络绎不绝,连续多趟列车座无虚席。

市民赶来排队”尝鲜“7号线


“盼了好几年,一定要来坐第一班车。”

12月28日13时,记者来到7号线新城科技园站发现,在自助售票机上,可以购买前往7号线全部站点车票。不过,此时站台安全隔离门上仍张贴着中段暂未开通的温馨提示。站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上进站往仙新路方向的一班车,暂时只能到应天大街站。到站需要下车等待,等到13点30分,才能继续登车前往仙新路站。至于隔离门上的温馨提示,也将在13点30分全部清除。

自助机可以购买7号线全程站点车票

很快,列车进站,记者踏上前往仙新路方向的列车,差不多13点24分到达应天大街站。“所有乘客下车,前往仙新路方向的乘客,请耐心等待下一班列车。”这时,有工作人员上车,快速疏散所有乘客下车。

令人惊喜的是,此时站台上人非常多,还有大量市民蜂拥而至。记者了解到,大家都是来提前排队“尝鲜”的。赶第一班车的市民中,老人、学生居多,上班族也有一些。

“盼了好几年,我一定要来坐第一班车。”家住南湖站附近的张女士说,自己住在建邺区,工作却在很远的栖霞区,以前上班开车为主,早晚高峰堵车还比较严重,一天通勤时间要3个小时以上,汽油费也没少花。现在好了,7号线终于全线通车了,可以乘地铁直达单位附近,以后也能跟大多数上班族一样,掐着点出门。

“先来体验一次,坐等周一上班再来。”市民吴先生和张女士一样,也是个上班族,他表示,现在大家都觉得公共交通很方便,就算有车也不想开。这几年,南京交通网络发展很快,地铁、快速路的发展,便捷了很多市民,特别是地铁,准时又便捷,价格又便宜。

清凉山站墙面“宛若游龙”,成爆火打卡点

12月28日13点30分许,又一辆往仙新路方向的列车到达应天大街站。列车门一开,排队的市民鱼贯而入,生怕被这趟列车落下,很快7号线中段“首班车”就被挤得满满当当的。

到了南湖站,站台上也有不少乘客。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进入车厢后,直奔车头而去,掏出相机拍起地铁隧道。“我是29中初一的学生,今天赶来打卡,就是记录7号线全线通车这一喜人时刻的。”该少年介绍,他姓谭,家住龙江一带,当天下午坐公交车赶到南湖站,从南湖站上地铁往回走。7号线和其他线路列车不一样,驾驶室有宽大的玻璃,还不限制乘客进入,可以在驾驶室拍到地铁隧道。深邃的隧道搭配上灯光,就感觉进入了穿越时空的通道,特别有意思。

列车到达清凉山站时,不少乘客下了车,很多人没有出站,而是逗留着站内,拿出手机、相机拍个不停。

记者注意到,清凉山站厅层内,一片片钻石型的古铜色铝板镶嵌满了天花板和两侧的墙壁,形成宛若游龙的巨大拱形,观感十分震撼,已经成了爆火打卡点。此时,站内人头攒动,三五成群,大家抬头望着站内天花板交流着。其后,赶来的市民一茬接一茬,还有多名身穿二次元服装的年轻人,不停在站内摆拍。最夸张的是地铁迷们,他们100多人组团前来清凉山站打卡。

地铁迷们组团打卡清凉山站

“早就关注到这个站点了,最想来这里打卡。”刘大爷今年78岁了,7号线分3次开通,他每次都打卡了头班车。他说,清凉山站内,“游龙”配上“灯光秀”,真的把他震撼到了。

“车站的设计借鉴了孙权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一带)筑城并建都的历史典故,古铜色铝板“凹”出立体的造型,模拟龙鳞。‘龙鳞’使用氧化工艺形成古铜色,再通过表面拉丝工艺形成表面纹理。”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龙鳞”经折叠后,背后的灯光透射过来,形成鳞片高光的感觉。在墙壁底部,还将局部点缀有斑驳感的石材,模拟南京的城墙元素。清凉山站地下共7层,开挖深度近51米,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是目前南京最深的地铁站。为了方便市民乘车,清凉山站配备了9台高速垂降电梯,让市民进站后能快速到达站台。

自动驾驶是最大看点,让乘客近距离感受“开地铁”

在清凉山站,记者注意到,连续四五趟过往列车上几乎座无虚席,老年人居多。在前往西善桥方向的列车上,记者和一些老年人攀谈得知,他们很多人都是从起点站出发,准备坐一个往返,计算全程时间,也熟悉一下每个站点的区位。家住尧化门的许大爷表示,7号线全线开通后,家住栖霞区的老年人又多了不少好去处,不仅可以到南湖吃吃美食,也可以到鱼嘴看看风景。不过,这么多年乘车经验来看,7号线列车最平稳,坐着也比较舒适。

地铁列车上座无虚席

记者了解到,和已经运行的其他线路不同,7号线最大的“看点”就是全自动驾驶,让市民进入车头位置可以近距离感受“开地铁”。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不需要司机操控,从自动唤醒、自检、出库到区间运行、停站、折返,最后再回库、休眠,各项任务均可自行完成。列车在实现无人驾驶的同时,又能保障运行安全,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南京地铁工作人员介绍,地铁7号线配备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可以对列车和运行线路进行高可靠感知,时刻获得列车运行的速度、位置、设备运行状态、前方区间状态等信息,实时检测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7号线的客流量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此前北段加南段客流量在十三四万人次,中段连通后,客流量有望达到20万至30万人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