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看法| “爱心”背后是消费,应厘清免费领养宠物活动性质规范管理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21 12:41:24

“免费领养猫咪”近两年在全国多地兴起,在商场、地铁等场所经常能够见到。如今对于这种活动的质疑不时出现,究其原因,是其往往以“公益”“爱心”之名进行宣传,但不少领养人在经历了最初的新鲜体验后,面对每月需要按约定购买猫粮、营养膏等宠物用品逐渐清醒过来,有人将其称之为捆绑分期消费。

商家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促销本无可厚非,但将之包装成公益、爱心活动等,背后却是实打实的消费,自然会给人带来不好的观感。说到底,从长期来看,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才是商家获取客源的“终极密码”。

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从相关案件中看到,法院一般认为宠物领养协议有效。通俗地说,商家并没有强迫谁参加这项活动。这也提醒大家,作为个人而言,应具有契约精神。不管什么时候面对合同,都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为自己签下的名字负责。事前轻率签署合同,事后任性违反约定,发生纠纷后不积极应诉,同样是不可取的做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如此,这类活动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有的领养协议中不但约定每月消费金额,还规定了固定产品,不给领养人任何选择;有的商家在领养人违约后,即便没有继续提供产品但仍要求领养人支付剩余全部价款;有的商家索赔的违约金明显过高;有的商家在被领养的宠物死亡后,仍继续要求领养人购买宠物产品等。

在西安法院的判决书中,已将约定使用相关平台分期付款的宠物领养协议明确认定为买卖合同,对这类活动的性质给出了界定。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当厘清各种形式“免费领养宠物”活动的实际性质,以此为基础加以规范管理,依法保护商家和领养人双方的权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评论员 万承源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