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交我的城④|数字智能!南京公交有一个“智慧大脑”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20 18:58:49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提到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应当通过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公开运营线路、停靠站点、运营时间、发车间隔、票价等信息。鼓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通过电子站牌、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为公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公交车到哪了?还有几分钟到站?线路上有几辆车在运营?在南京,乘客们只需查一查手机的导航软件或南京公交在线APP就能一目了然。提前掌握了公交发车动态,规划好出行时间,掐点出门也能轻松赶上公交车!

这样的便捷还要得益于南京公交有一个“智慧大脑”。2024年1月起,南京公交陆续上线750辆新车,新车均配备了“5G+北斗”功能模块的车载智能终端。北斗高精度定位和5G网络低延时通讯功能,大幅提升了车辆定位与调度的精准性与实时性,为车辆发车间隔优化,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提供了最强辅助。通过与手机客户端、智能公交站台、车载站节牌等资源联动,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且精准的出行服务。

有了智能设备加持,车辆运营也多了一层安全盔甲。车辆配备了电子后视镜、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DMS),盲区预警系统(BSD),主动防御系统提示内容更为明确,可实现车道偏离、防碰撞预警等功能。这些信息也能实时显示在公交集团的调度中心数字大屏上,便于调度人员实时掌握各线路的运营状态,实现全城线路灵活调度。

目前南京江心洲还有了首个智能网联精准公交示范线。通常,公交车由于其体型较大,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视线盲区。精准公交路线通过“车路协同”,让公交车获得“上帝视角”,全面感知路口情况,实时获取路口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信息,实现车与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

除此之外,南京公交一直积极推广移动支付和智能票务系统,采用交通部IC卡、第三方支付等,目前电子支付比例超过97%,实现乘客快速上车。

今年4月,南京公交首个5G+“小蓝鲸”无人机在马群换乘中心正式起飞,开启首次无人机空中巡航。助力公交线路巡查、公交站点监控、场站安全巡视等,为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依托这样全方位的“智慧大脑”,多种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方式有望整合一体。让地面公交、公共自行车、轮渡、有轨电车等运营业态与城市轨道、城市慢行系统“三网融合”,加强全系统接驳、高效率引流,以灵活的调度、便捷的乘坐、优惠的换乘,让市民出行更优、更快、更省。

出镜 赵晨

视频 杨泽华

美编 赵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笪越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