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小时就卖完了”“抢不到,完全抢不到”……最近,很多社交平台上,网友热议着奶茶店周边商品的火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南京街头的多家奶茶店、咖啡店采访发现,一大波年轻人涌进店里,并非为了喝一杯“暖暖的”,而是为了买一样“萌萌哒”。
这样的周边是不是“萌萌哒”?
“奶茶周边”要多火有多火
12月14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奶茶门店,并查询外卖平台,发现不少品牌最近推出的周边产品已经售罄。比如,网友们讨论度较高的喜茶温暖过冬系列周边,有宠物围巾、毛绒杯包、毛绒徽章等,南京不少门店已售罄下架。
一家喜茶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周边大约是一周前上线的,宠物围巾和毛绒杯包很受欢迎很多,当天上午就被抢完了,后续也不会再补货了。
记者浏览某点评网站看到,一些网友给出的评价是“这家茶饮店的耳机包太治愈了”“超级暖色调,做工不含糊,巴适(四川话,正宗或很好的意思)”
“价格是60.9元,包含两杯奶茶和一个帆布水桶包。”南京市民“饭团”女士说,凭借她的经验,热门周边如果没有第一时间下单,一般很快就下架买不到了,“尤其很多人气高一点的手提包、耳机包,很多门店基本都是当天就卖完了。”据其透露,这一年来,“饭团”去了好几个国内网红城市打卡,已收集了包括热门景点和知名奶茶店、咖啡店出的多款徽章、冰箱贴、挂件等各式周边。
对周边的火爆,多数网友表示,喜欢这些周边,就算多跑几家店排个把小时的队也值得;也有网友表示,现在年轻人的思维,越来越看不懂;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正好有买奶茶喝的需要时会考虑买个带周边的套餐啥的,不会专门为买周边去“硬买”奶茶套餐。
奶茶店缘何变身“小东小西店”
记者采访发现,奶茶咖啡品牌玩起周边,并非新鲜事儿,早先就有星巴克、瑞幸、茶颜悦色、喜茶等品牌出售过不同风格的周边商品,但近来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有网友细数出12月奶茶品牌的周边合集:乐乐茶推出贴纸、冰箱贴、挂件等,一点点推出马克杯、纸袋等,书亦烧仙草推出甜品勺、玻璃杯、帆布袋、毛绒包等……几乎叫得上名的奶茶品牌,如今都有周边产品。有网友戏称,“奶茶店已经有转型为小东小西店的趋势了”。奶茶品牌早已不再满足于最早的杯套、纸袋、徽章、贴纸等周边,近来还发展到水杯、钥匙扣、手机壳、毛毯等各式杂货,甚至有的品牌拓展出耳机包、水杯包到、编织包、羽绒包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它都“备全”。
知名互联网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涛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下消费市场的新趋势与年轻人消费偏好的转变。从商业角度看,奶茶店推出周边商品是一种极为成功的营销创新。周边商品以其独特的设计与可爱的形象,如“萌萌哒”的茶杯、挂件等,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拓宽了盈利渠道,提升了品牌的附加价值与文化内涵。
郭涛认为,对于年轻人而言,购买奶茶店周边商品,不仅仅是获取物品,更是一种情感与社交需求的表达。在社交平台上的热议,显示出他们借此追求潮流、彰显个性,并通过分享来构建与同龄人的社交话题与群体认同感。这也反映出消费在现代社会已超越了实用功能,成为一种自我表达与社交互动的方式。然而,这种周边商品的火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泡沫性。过度依赖营销噱头与潮流驱动,一旦新鲜感过去或市场饱和,热度或许难以持续。商家若要长远发展,还需在产品质量、设计创新以及品牌文化底蕴的沉淀上下功夫,以确保在满足年轻人多变需求的同时,维持品牌的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
还有专家认为,不少茶饮品牌布局周边产品,这有利于增加客户粘性和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奶茶品牌“整花活”,年轻消费者们也愿意为之买单,因为这些周边产品迎合的正是由兴趣引导的消费浪潮。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超五成年轻青年消费者每月的兴趣消费频率达3-5次。这意味着,年轻人买东西越来越追求社交、悦己、情感属性、文化属性等附加价值,甚至愿为这些附加价值产生的溢价买单。
分析师表示,茶饮品牌之所以热衷于推出周边产品,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对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主动适应,通过多种多样的周边产品触达更多生活场景,增强消费者的互动和体验,同时也构建起丰富的“圈群效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