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的种子生根发芽!推动城乡小学共同发展,南京这样做——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12 22:50:48

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走向扩优提质,12月12日,南京市“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市三牌楼小学举行。会上,由鼓楼区、江北新区、浦口区组成的“城乡小学发展第四共同体”交出了育人的答卷,展示了推进过程及阶段成果。

“三区四校”携手并进

让合作的种子生根发芽!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要求,今年南京市启动了“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计划”,通过“城乡区域发展共同体”和“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全市城乡小学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在第四共同体中,鼓楼区与江北新区、浦口区结对建成城乡区域发展共同体,鼓楼区三牌楼小学与浦口区汤泉小学,鼓楼区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与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结对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

推进会上,鼓楼区教育局局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侯正永介绍,“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启动以来,“三区四校”迈上共建共享的新征程。“半年来,各校精诚合作,尤其在三牌楼小学与汤泉小学之间,文化融合、场景推广、品牌输出、课堂教研、教师交流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据了解,为了提高共同体建设质量,鼓楼区依托13个小学教育集团组建了助力三区“城乡小学共同体”建设指导专家组,集全区各小学之力为结对学校共建共享提供专业支持。首批导师兼顾了各集团、各学科、各学段,具备较强的专业引领力。

侯正永指出,随着三区未来行动计划以及四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发布,接下来共同体将组织专家团队,在内涵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在未来形成更有效的共同发展新路径,建立更高效的协调发展新模式,激发更有力的优质发展新动能。

城乡联动、教育共融

12年相互支持,两所学校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三牌楼小学和汤泉小学结对始于2012年。现场,三牌楼小学和汤泉小学用场景叙事《一场温暖的教育旅行》细腻展现了两校12年来合作的点点滴滴。其中南京市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三牌楼小学体育教师张博的“支教”经历尤为感人。从2022年9月起,张博每周有2天的时间都在浦口汤泉小学支教,两所学校之间的车程大约需要50分钟。

“汤泉小学的活动场地很大,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很不错。”张博告诉记者,一开始汤泉小学学生的啦啦操是音乐老师帮助排练的,她发现后,从体育教学进行了“补足”,汤泉小学的啦啦操队水平进步明显,后来还代表区里参加了市级比赛。“现在两所学校的体育教研组交流频繁,老师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主动自觉地增强合作,大家都希望把体育的精神,体育的韧劲传递给孩子们!”

三牌楼小学党总支书记李传庚介绍,“作为鼓楼区的一所百年老校,在城乡协同发展方面,前期我们已经和浦口区汤泉小学一起,做出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两校文化中的共通元素,以重点共建项目为纽带,推动两校合作共建走向新高度,为南京市城乡小学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

如何认识“教育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如何谋划“共建”新篇?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和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作为新牵手的两所学校,在《教育共同体的时代之问》沙龙环节掀起了一场充满力量与智慧的对话。

沙龙在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研训部副主任、正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张仁进的主持下进行。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马强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城区学校,我们每个校区只有大概6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基地,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副校长姚玉成接过了话题,“我们学校拥有面积广阔的劳动基地,面积大约有1300平方米,我们可以邀请树人附小的师生来到我们学校开展共建,体验自然观察和农事劳动。”“我们两校的学生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构建我们的心理信箱,两个学校的学生互相写信,说一说自己的小烦恼、小困难,可以加强沟通。”两所的教师代表围绕着课堂共研、课程共享等方面纷纷支招,一幅幅共同体合作的“未来蓝图”逐渐清晰。

合作空间如何拓宽?

“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有了“未来行动计划”

南京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柴耘回顾了南京市“小学城乡发展共同体”的形成背景、共同行动及未来愿景。她指出,通过今天的展示交流,大家深刻理解了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以及如何让每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希望各学校能秉持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共赴美好未来。

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主任李传斌,浦口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南京市经贸学校副校长叶万金,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耿艳上台发布未来行动计划,共同开启三区城乡小学未来发展新征程。

根据优质资源共享行动,四所结对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办学成效,率先推出了四个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教学成果辐射、特色项目共建实现优质资源深度融合。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易容校长、浦口区汤泉小学陈圣兵校长、南师附中树人学校附属小学陈桥蓉书记、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李传庚书记发布了各校共同体重点建设项目。

记者了解到,到2026年,南京要形成4个城乡区域发展共同体,不少于50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以共同体计划为抓手,带动发展共同体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城乡小学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古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摄影 朱思琪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