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酷,从“小众”到“全民”运动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2-10 15:57:02

近年来,跑酷这项充满动感与冒险色彩的运动在中国渐渐掀起热潮。据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50余家有组织的跑酷俱乐部,从事这项运动的民间运动员已达到10万多人,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从最初在城市角落悄然起步,到如今成为全民关注的竞技项目,看似危险的跑酷运动,正在被众多的体育爱好者接受。作为江苏省跑酷运动的领军人物,国家队教练周俊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跑酷不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与城市的对话。”

跑酷为啥突然火了?因为够酷!

先别忙着感叹年轻人的体力和胆量,跑酷火爆的背后,是当代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试想,在一个又一个灰色的大楼间、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里,跑酷小伙伴以身体为笔,用翻腾和跳跃给这些建筑添了点活力和灵动。这哪是跑酷?这简直是一场紧张刺激的建筑探险。

没有场地限制,没有固定规则,跑酷的“不设限”特质,简直是为“有个性”的年轻人量身打造。有人说,跑酷是“地球引力面前的叛逆”,但在这些玩家眼中,这不是叛逆,而是与城市的一场友好博弈。

此外,跑酷的爆火与社交媒体的传播也密不可分。2023年,抖音、快手等平台相关视频的观看次数超过10亿次,同比增长30%。短视频平台上,“大神”们头戴运动相机,以自己第一视角拍摄的跑酷动作、翻腾跳跃,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你刷抖音时看到别人一跃三米的绝技,是不是觉得在自己家阳台也能起飞了?短短几秒钟的视频,让跑酷从小众酷炫,一跃上了全民热门。

从街头到赛场:跑酷“长大”了

如果说跑酷最初就是一帮热血青年“撒野”,那么今天,它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稳重”起来。 “撒野”和“竞技”能共存吗?跑酷国家队教练周俊的回答很明确:“当然能!竞技只是让跑酷更有舞台,能让它进入到更正规的比赛,而自由才是跑酷的灵魂。”如今的比赛,不只是比谁跳得远、翻得多,还要讲究动作流畅、创意十足。

在12月17日于日本北九州进行的第二届跑酷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选手商春松获得女子自由式冠军,这也是中国跑酷队世锦赛首金。商春松出生于1996年,曾担任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并获得奥运会团体铜牌。退役后,商春松开始在另一条赛道上挑战自我,也为跑酷运动再添了一把火。


别怕!跑酷不只是“胆大人的游戏”

提起跑酷,很多人想到的是高楼翻滚、飞檐走壁,再加上网络上时不时有“大神”出意外的视频,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项“不要命”的极限运动。确实,跑酷最早是一项硬核冒险游戏,想要入门,得先有胆量。但今天的跑酷,不再是光拼胆子和体力了。

各地的跑酷教练,包括周俊在内,都在推动这项运动的规范化,让它不再只是“飞檐走壁”,而是安全、科学的全民健身方式。在前些年,跑酷行业内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认证体系,导致教练水平层次不齐。2023年,中国体育总局开始推动跑酷教练资格证认证工作,预计到2025年,所有教练都将持有专业证书。

你可能想不到,很多学校体育课里已经出现了跑酷训练项目,因为在跑酷训练过程中,会有一系列针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有效的培养和挖掘人的爆发力、速度、协调性等等,当面对火灾、地震、车祸等紧急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应对。据官方统计,练习跑酷的人遇到危险时脱险几率将比普通人高出20倍以上。

更关键的是,跑酷最迷人的不是“飞得高”,而是“飞得过自己的心坎”。每一次跨越障碍、挑战极限,都像是在跟恐惧握手言和。这种精神的普及,使跑酷成为了一种人人可参与的全民运动。

跑酷: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除了是一项运动,跑酷还给城市注入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气息。每一座城市的建筑、街道、公园,都是跑酷玩家的创意舞台。南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是在中山陵的阶梯间跳跃,还是在老门东的古巷中穿梭,跑酷选手用身体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可以说,跑酷让城市更有“趣味灵魂”。

所以,当你在某个广场或者公园看到有人轻松跃上栏杆,不要急着打电话报警,说不定,他们正是城市的“跑酷玩家”。

实习生 施静怡 丁婧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