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建成
2024-12-08 21:50:24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期业务化观测,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图为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观测场。供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中山本底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其观测数据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价值,利于探究南极大陆大气本底长期变化及规律、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多圈层相互作用机制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的影响。
据悉,中山本底站已建成涵盖臭氧、大气化学、气溶胶等7大类气象要素在内的综合观测体系。作为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本底站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已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南极“臭氧洞”公报》、中国气象局《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并被科学家多次使用,有力推动极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极地大气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
中国气象局后续将持续做好中山本底站的业务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南极气象观测数据效益,绘好“南极中山曲线”,以助力人类更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光明日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最新
| 美图
| 微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