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江河交汇 水韵千里”第七届扬子江诗会主题诗歌朗诵会在镇江西津渡举行。来自云南昭通的诗人雷平阳来到镇江,深入感受这片与云南有着迥异风光的江南水乡。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中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是云南老百姓最熟悉的江流之一,金沙江流经昭通市,幼年时雷平阳就常望着金沙江的浪花翻涌,“长江上游的江和下游到江苏镇江段的江水给人的感受还是非常不一样的。”来到镇江这座江河交汇的城市,就不能不说“茶文化”。
镇江地处楚尾吴头,自然条件优越,极其适合茶树生长,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天下产茶者,三十六州,浙西、湖州上。常州次,宜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镇江在唐朝时叫润州。可见,在唐代,镇江就已被列为重要的产茶区。云南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云南普洱、滇红驰名天下,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茶与少数民族的礼俗更是紧密相连,“在我们云南有一些少数民族将茶与自身的信仰、思想相结合,有的认为茶树是自己民族的祖先,大家都是茶树叶子变的,还有的少数民族认为喝茶可以与故去的祖先亡灵对话。”
雷平阳不仅创作诗歌,在茶文化上也颇有研究,不久前雷平阳出版了散文集《茶山》,他深入云南茶山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与“一片叶子”深入对话,也是一个人与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深度交流,脉与文脉相通,以文通茶亦是观照人性本身。雷平阳还聊到了自己一个有趣的发现:“我发现各种研究茶的典籍都是说茶多么多么的好,是什么样的香气,但很少有说茶树是多么漂亮的。后来我分析可能江南的茶树是灌木丛那种,确实不太漂亮,但是云南山上那种茶树是非常漂亮的,有的比松、竹都好看。”
在雷平阳看来,文化的传承亦随着茶香一脉而成,从云南到镇江,茶的香气从长江的上游飘到了下游,“今天我到镇江真的大吃一惊,今天的阳光很好,照着对面的亭子,人们坐在街道上,仿佛是历经波涛来到这儿又回归了平静。来到这儿我觉得应该停顿下来,好好的过日子,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中的美,走在这儿是一种精神上的漫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杨恒国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