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历史系才子李多宽办书法展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1-23 19:30:41

嘉宾云集

2024年11月23日下午,通会之际——李多宽书法艺术展于南京雨花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共展出李多宽近年来创作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等120余件书法精品。

江苏省政协原主席蒋定之,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等相关领导,高云、李啸、刘灿铭、杨耀宁、卢立彬等知名书画家,学术代表、各界嘉宾、媒体人士200余人参加开幕仪式。

第五、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言恭达,文旅部人才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树栋,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出席活动并分别讲话。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明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活动由言恭达担任学术主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题写寄语。

作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李多宽饱读文史诸学,几十年如一日,披星月,临百帖,师古人,以一路持续走来的坚守与坚韧,养正育德,入古出新,因而形成了挺拔的文人风骨。他的书法深得古人之正源,而形成“古今合一”的精神面貌。

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一级巡视员雨花台区区文联名誉主席杨明致辞

杨明表示,李多宽先生的书法兼容并蓄,古俊舒朗。他的书法作品,不仅蕴含着强大的文化磁场,更具有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展出的李多宽先生近年来百余幅书法精品,让我们领略到李多宽先生书法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够感受到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相信此次展览的举办,也必将推动雨花美术馆打造更多学术高端、名家荟萃、名作纷呈的高品质展览,共同为中国书法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树栋致辞

“李多宽的书法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他做到了雅俗共赏,他的作品让人看了舒服,值得收藏。”赵树栋表示,关于李多宽的书法,他的个人体会有三点,一是他守住了“根”,这个“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二,他抓住了“魂”,这个“魂”是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第三,他学到了“神”,这个“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守住了“根”,抓住了“魂”,又学到了“神”,所以他的书法展示出来后,必然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喜爱。

第五、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言恭达致辞

“李多宽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底色、求索的定力和悟道的新知。他的书法创作是以长期的生活积淀与丰厚历史文化知识为基底,拥有着以教育文化为基础的书法底色;同时,长期以来他一直有自己的方向,具有万变中求不变的坚定,以保证自己的审美不被各种思潮所影响;此外,他长期坚持在求道的路上,并始终把中华传统文化背后的哲学思辨通过悟道进入新的艺术阶段,在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美育精神的当代社会,李多宽不断沉浸在关于中华文化中感悟中,他的悟道之路始终以中国哲学进入到当代哲学再到东方美学的高度推进,这样的过程会让他获得新的思考和理念,他的创作永远在路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更多力作并为社会贡献更多正能量。”言恭达高度赞扬了李多宽长期执著于书法艺术的探索精神与取得的综合成就。

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讲话

章剑华在讲话中表示:“李多宽的书法之路有既有目标之远,也有哲思之远,还有知行之远。他对自己的书法创作有很高远的目标,不仅从领导干部华丽转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也通过不懈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面貌;而作为北大高材生的他,善于思考,他对于书法的思考包含书法的特点、本源、传播、辩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这样深刻的具有历史性和哲学性的思考对他本人的书法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在他广阔的思考和丰厚的知识积累下,支撑着他的行动力,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的认知,以至于他的书法轻松、自然、儒雅,堪称文人书法,经得起考验。”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则致函祝贺:近日有机会观李多宽先生书法,其文意古韵蕴涵于扎实之功底中。先生书风正,自古贤碑帖,得法于书史沉浮中。寻规律多体并蓄写自我认识。先生于书法一道情笃深,矢志学法求法且融入笔端,化入纸墨,其意贵真,其心贵诚。

李多宽致辞

“布展对书法作品来说是一种二次创作,很高兴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这样展现。”李多宽在致辞中向为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朋友表示了感谢。他说,北人来到南方,书风为之一变。江苏这片沃土为他的书法注入了文化气息,使他的审美不断提高。“我一直喜欢写字,退休之后有了更多时间沉浸在传统文化之中,沉浸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当中,不断从先贤留下的文化遗存中吸取养分。我今年满70岁,虽说岁数不小了,但文化没有尽头,所以我不敢说人书俱老,我仍然愿意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向前,不断推进自己的书法。”

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认为:“在多宽先生的身上有一种士大夫精神的观照,看他的书法作品觉得他本人非常儒雅,非常有学问,对中国历史又非常了解。另外他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又非常高,这一点也体现了中国读书人所谓‘人书合一’的境界。 在他的书风当中追求的是一种正大气象,包括他的篆隶楷行,甚至他近期的行草书作品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作品更有时代性,更多地是写古人,是从古人中找到了自己的笔墨追求、历史定位及自己对时代审美的认知。”

不少观众“被他笔下舒朗而古俊的汉字中所产生开来的强大文化磁场所相吸,无形中就像有一块独具东方文化魅力属性的磁铁,将人深度引入其中。从而产生乐此不疲,畅行于他各种书体之间油然而生的愉悦,以及焕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观他笔下古绝的“散氏盘”,会被其内在罕见的高古与淡定之象,带入到千年之前的场景,“情不自禁想搬个板凳坐下来,听他自古而今,畅谈这些古老汉字的由来。”

嘉宾观展

李多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顾问兼学术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李多宽刻苦钻研传统书论,长期临摹经典名篇,每日坚持书写创作,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古的审美取向,形成了其书法趋时求变的历史内核、兼容并蓄的古典原韵与雅逸醇和的时代标识。他的书法从“二王”切入,更多地吸取了魏晋的气息,形成了他清遒逸丽、醇古典雅、简静沉稳、和爽铦利的书卷气格,用笔坚定精到,转捩自如,结字因势趋异。他从晋楷中得势和得法,又强化了时 代审美中的行意,加上涩笔与渴墨的应用,呈现行楷书中的生动意趣,空灵如水,静默有禅。展览将展至12月8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文/摄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