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繁缕永不言败
来源:扬子晚报
2024-11-20 17:02:32

繁缕又叫做鹅肠菜、鸡儿肠,滋草。

《本草纲目》释名:“此草茎蔓甚繁,中有一缕,故名。俗呼鹅儿肠菜,象形也。易于滋长,故曰滋草。”

繁缕的花是星星般的白色小花朵。五个花瓣,每一瓣都深裂似兔耳朵,看起来像有十个花瓣,徽章一般的规整耐看。叶卵形对生。茎中空,掐断后中间有一缕“丝线”相连,是它的维管束结构。

繁缕在南京分布甚广,燕雀湖著名的池杉,落羽杉林的后面(东边),有一片林地,树叶繁茂之时,林下只有微弱的光照,即便这样,林下仍是郁郁葱葱,草丛中,就能见到繁缕。

繁缕看起来矮小、孱弱,匍匐在地,毫不起眼,它和其他的小草一起,能够把荒地变成悦目的绿野,它不仅在田边的犄角旮旯生活,还能在林下,路边,水泥地的缝隙,建筑工地,战后的废墟甚至是垃圾场生长,其皮实耐活叫人佩服。

繁缕并不是南京人普遍爱吃的野菜,或许是因为南京好吃易得的野菜太多了。繁缕并不受到重视。不过也有人吃它,焯水后可清炒可凉拌,亦可做羹汤。春天的时候吃它,有清热解毒通便的功效。饥荒的年月,它能救饥。《救荒本草》说它“其叶味甜”。

理查德·梅比在他的名作《杂草的故事》中,写到繁缕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索姆河战场的壕沟里,一位29岁的上尉泰德·威尔逊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就在刚才,有一只野兔从里面(铁丝网)钻出来,直直坐着,眼里带着惊恐,耳朵被透过的阳光照成红色。人造与自然混合在一起,难以用语言形容。土堆上长着千里光和耀眼的蒲公英,还有繁缕,以及琉璃繁缕,这些花全都放肆地开着。”

一定是繁缕大面积生长,才让这位上尉注意到这种平凡的野草。

就在壕沟中,战士们建造了一个42米的“花园”,杂草被移栽到壕沟里,他们用编织篮做成格子网,看着旱金莲爬上来……壕沟外的土地,已经被炮弹炸烂,好像巨人的手,把它们翻了几遍。

这些建造“壕沟花园”的年轻战士很可能在战争中丧命,壕沟花园也不堪一击,可这些好像家乡的植物,也曾给予他们些许的温暖和慰藉。战争结束后,又过了两年,野草就铺满大地,红色的虞美人与繁缕星星般的白色小花开遍了原野,蝴蝶飞舞,宛若仙境,在这里竖立着成千上万的白色十字架,每一个都代表着年轻战士的生命。

与炮火连天的索姆河战场一样,南京历史上也经历过多次严重的毁城事件,仅近代就有太平天国的破坏,湘军焚城以及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略者来了,南京城满目疮痍,恐怖凄凉,根据《拉贝日记》的记载,当时,众多的南京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算是幸存者,也衣衫褴褛,很多人每天只有一两顿稀粥果腹。

1938年除夕这天,下了雪,哀伤的空气中,响起稀稀落落的爆竹声,这是驱鬼的爆响。雪的下面,春天的野菜正在倔强地萌动。

南京的野菜以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在逆境中生活,永不言败,南京人也是这样。

作者:李若涛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