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红军是“江苏唯一” |薪火新途•红色AI+⑤“不倒的红旗”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1-17 17:10:39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成立,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苏境内唯一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武装,南通也成为红军游击区之一。尽管这支军队前赴后继的斗争只存续了半年多,但革命战士用鲜血唤醒了民众觉悟,播撒了革命火种,这面“不倒的红旗”永远在我们记忆中熠熠生辉。在今天上线的《薪火新途•红色AI+》第二季收官之作中,数字人导游“小新”会与“红领巾”讲解员孙梦佳一起,从“红军小学”出发,寻访红十四军的足迹。

“小新”与孙梦佳


红十四军成立遗址

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1930年4月3日,红十四军建军大会在如皋西乡贲家巷召开,并公开打出红十四军的旗帜。这支军队驰骋苏中八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开辟了以如皋为中心的通海如泰革命根据地。

如皋地处江海平原,红十四军为何会在此诞生呢?这一切要从“五一”农民暴动说起。1928年5月1日,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如皋、泰兴党组织发动了“五一”农民暴动。这次暴动虽遭镇压失败,但革命火种未灭。1929年,如皋、泰兴的游击武装整编为如泰工农红军。同年冬,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会上,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武装蓬勃发展的态势:袭击国民党区公所,攻打恶霸地主庄园,开辟红军游击区等,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等领导的重视。他们一致认为,通海如泰地区红军游击武装已有一定基础,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的时机已经成熟。鉴于中央苏区已有红十二军,浙西南有红十三军,所以排序定为红十四军。

由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红军正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悄然孕育。1930年4月,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决定将原南通通海地区和如泰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通海红军游击队编为第一支队,如泰红军编为第二支队。4月3日,军长何昆在数万军民参加的建军大会上宣读红十四军《告工农及一切劳苦群众书》:“我们是工农的武装,我们是工农政府的卫队,彻底消灭国民党的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干涉。”

  红十四军建军纪念碑

  红十四军成立遗址

1990年,为纪念红十四军成立6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纪念碑于原址建成,碑名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2021年,红十四军成立遗址被列为江苏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先后两任军长牺牲

足见革命斗争之壮烈

 红十四军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位于南通如皋市中心东南角,主体建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教授设计,立面造型犹如一面旗帜,猎猎飘扬,入口处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熠熠生辉。走进纪念馆,起义农民使用过的棍子、大刀和铁叉,红军使用过的木炮等展陈,再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贴有305位英烈照片的追思墙,729位烈士的英名录,则记录着红十四军英勇斗争的壮烈历史。

1930年4月16日,在第一任军长何昆的率领下,红十四军兵分三路,攻打如皋西南敌重要据点老户庄。战斗中,何昆负责掩护队伍冲锋。他踩着第二大队大队长张爱萍的肩膀,依托一个草垛,用手提机枪对着敌人的碉堡猛扫。敌军火力成功被压制,战士们奋勇向敌,何昆却胸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2岁。4月26日,参谋长薛衡竞在攻打泰县顾高庄敌据点时也壮烈牺牲。

军部两位领导人相继牺牲给革命造成很大损失。5月下旬,江苏省委任命李超时为军长兼政委。在第二任军长的带领下,红十四军运用游击战术多次挫败国民党军的“进剿”。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尚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1930年九十月间,红十四军主力部队被打散,余部加入中央苏区战斗。次年6月,李超时奉命赴中共徐海蚌特委巡视工作,途经镇江火车站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和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9月19日在镇江北固山英勇就义,年仅25岁。

回忆起战友牺牲的情景,吴九成热泪盈眶。红十四军战士、今年110岁的吴老,此前接受采访时说,“共产党是我们穷苦人的救星!听说军队要伢儿,我就报了名。”当年年仅16岁的吴九成,毅然投身革命。刚应征入伍,他便跟着红十四军打响了建军后的第一场战斗——攻打老户庄,此后又参加“八面围剿”“黄桥八三暴动”等数十次战斗。

如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馆长夏勇表示,“红十四军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游击战,同时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以后新四军东进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苏中七战七捷打下了群众基础。”据悉,红十四军纪念馆于2011年6月对外开放,目前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

“红色基因”代代绵延

江苏红军小镇加速“蝶变”

如皋市江安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中共如皋独立支部诞生地,红色资源丰富,现存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30多处。2021年,江安镇东燕小学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南通如皋红军小学”,成为江苏第4所、全国第400所“红军小学”;次年,依托旧址打造的“江苏红军小镇”获批启动。

 南通如皋红军小学

“红色基因”代代绵延。南通如皋红军小学五年级的孙梦佳,今年11岁,别看她年纪小,她可是学校里名副其实的“明星”讲解员,“这面‘红英会’浮雕墙就再现了红十四军领导人首次相聚的画面。”孙梦佳告诉记者,当年红十四军建军筹备工作就是在学校这一带进行的。从一年级开始,孙梦佳从校内解说到校外,对红色历史如数家珍。这一次她作为本地向导,与数字人导游“小新”搭档,再一次重走研学路线,寻访红色足迹,“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小镇,了解红色历史!”这也成为她努力学习、坚持解说的动力。

“如何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江安镇党委书记王鹏告诉记者,这几年,江安镇积极打造“红军小镇”,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一体推进,“紧扣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重点,以民富村强为目标着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记者了解到,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红色小镇”已经焕发新颜:红十四军纪念遗址“火种广场”“红旗桥头堡”等一期项目相继建成;周庄社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建设目前有序推进;还有一些省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已加快创建进程,“江苏红军小镇”这张红色名片的品牌内涵,正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AI+亮点】

AIGC 全流程技术升级

“在技术层面上,从数据采集、预处理到模型训练进行全面优化,使得内容生产效率大大提升。”AI视觉实验室的小伙伴介绍说,随着AIGC 全流程技术的升级 ,相比于过去,现在模型对各种类型内容生成的精准度,无论是黑白照片修复还原、照片重绘,还是图生视频、AI 数字人技术,都能更快速且高质量地完成。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AI 在老照片修复过程中存在明显局限。在色彩识别方面,由于算法不够精准,常常出现偏差,比如将原本柔和的暖色调识别成偏冷的色调,导致修复后的照片色彩失真。对于老照片的细节处理更是“力不从心”,像照片上的细微纹理、人物的发丝等细节,在修复时不是丢失就是模糊不清,这种情况下,人工介入就成为必然。“现在,我们通过对 AI 修复模型的升级,只需要简单的一键操作,老照片修复即可完成。”技术人员说,这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

本集视频的技术还有另一个“飞跃”,那就是AI 视频生成模型的升级,“在场景还原的过程中,视频生成的稳定性更高,模型在处理图像信息时更加精准,能有效避免画面扭曲的问题;同时,在色彩、光影等方面的处理也更加细腻、生动、逼真。” 扬子晚报AI视觉实验室的小伙伴表示,这也带来了更优质的视觉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编导:卢婧

拍摄/制作:朱君贤

出镜/配音:李雪琪

剪辑/包装:马斌

平面/设计:肖甜

校对: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